Page 103 - 2021年18期
P. 103

适症状,时间关系合理;(2)烟酸注射液上市后 ADR 监                       滴注   [2,10,14] 。烟酸注射液药品说明书推荐的静脉注射用
        测数据提示其存在罕见的过敏反应致休克的报道                       [2-3] ;  量为每次25~100 mg,每天2次或多次,并提醒第1次使
       (3)ADR 发生后,临床停用烟酸注射液并予升压、补液、                        用时宜从低剂量开始。本例患者首次使用烟酸的剂量
        护胃等处理后,患者症状逐渐好转。患者发生 ADR 的                         为80 mg,接近正常范围上限,发生ADR风险更高 。因
                                                                                                      [5]
        前一天使用了造影剂碘克沙醇,不排除碘克沙醇引起的                           此,临床药师建议临床使用该药时应将首次剂量定为
        迟发型过敏反应。检索相关文献发现,造影剂导致的速                           25~50 mg,并密切监护患者的临床反应,无 ADR 发生
        发反应(造影后1 h内)可能引发荨麻疹、呼吸困难、过敏                        时方可缓慢增加剂量。
        性休克等全身性过敏反应的严重后果                 [7-9] ;而造影剂导          本例患者入院后合并使用了降压药、降脂药以及抗
        致 的 迟 发 反 应(造 影 后 1 h~7 d)通 常 表 现 为 皮 疹            血小板聚集药,血压较前明显下降,使用烟酸后发生过
       (30%~90%),以T细胞介导的Ⅳ型变态反应为主。结                         敏性休克,血压进一步下降。因烟酸自身有扩张血管作
        合时间关联性和症状关联性来看,烟酸注射液导致过敏                           用,可能进一步加重休克症状              [3,15] ,故临床药师建议,临
        性休克的可能性最大,关联性评价为“很可能”。                             床应在高血压患者使用烟酸的初期加强血压监测,尤其
        2.2 烟酸注射液引发ADR的原因分析                                是入院后增加降压药品种或剂量的患者。此外,临床在
            烟酸注射液引发的过敏性休克较罕见。黄洁玉                           联用烟酸与他汀或贝特类降脂药时应充分权衡利弊,目
          [10]
        等 对223例烟酸注射液所致ADR的统计结果显示,其                         前已有烟酸与他汀类联用而导致肌病的报道                    [16-17] ,考虑
        所致 ADR 主要表现为皮肤及皮肤附件损害,如皮肤潮                         他汀类降脂药强大的降脂作用,故尽管烟酸改善了血脂
                                                                                          [18]
        红、瘙痒、皮疹、胸闷及静脉炎等,其中有2例表现为过敏                         水平,却未给患者带来心血管获益 ,临床药师事后建
                        [3]
        性休克。陈亚淳等 报道,注射用烟酸可导致患者过敏                           议本例患者无需常规联用烟酸治疗。本例患者在使用
        性休克,推测过敏原可能为其辅料甘露醇;此外,烟酸自                          烟酸的同时还使用了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药品说明书中
        身的扩张血管作用也可能加剧了血压的下降,从而引发                           注明其可能通过竞争肝脏的甘氨酸结合途径,减少烟酸
        了休克。本例患者使用的是烟酸注射液,辅料为碳酸氢                           的代谢与清除,使后者血浆浓度升高,但并未见相关
        钠,其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可能性较小,而由该药自身导                           ADR报道。值得注意的是,文献报道较多的是烟酸与阿
        致过敏性休克的可能性更大。本例患者是首次使用烟                            司匹林联用的获益:使用烟酸前0.5 h预先服用阿司匹林

        酸注射液即出现过敏性休克,也可能是因为既往接触过                           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烟酸所致的皮肤血管扩
        化学结构类似的物质,体内已产生与之可以特异结合的                           张 。综合以上分析,烟酸联用降压药、降脂药与非甾
                                                             [19]
        抗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引发了过敏性休克 。由于                           体抗炎药时,临床应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关注其有无肌
                                                [11]
        本例患者既往无特殊用药史,故未分析其既往用药史与                           肉疼痛、触痛、无力的征兆或症状;合理安排非甾体抗炎
        此ADR的关联性。                                          药服用时间以减轻患者皮肤不适感,提高用药依从
                                                             [20]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继发脑梗死的ADR已有相关                         性 。
        文献报道,主要存在两种机制:(1)过敏性休克导致血压                         3 结语
        急剧下降,脑部血流速度减慢而引起脑灌注不足,脑组                               参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ADR 的
        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从而导致脑梗死发生;(2)休                         分类,本例患者静脉滴注烟酸注射液 5 min 后发生速发
        克时,凝血因子被激活后诱发凝血级联反应,最终形成                           型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可定义为“严重的 ADR” 。
                                                                                                         [6]
        血栓  [12-13] 。考虑到本例患者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同时                   医师快速判断、及时抢救、紧急会诊并积极干预,使患者
        存在双侧颈动脉内-中膜不均匀增厚,因过敏性休克、血                          症状得以明显改善。临床药师及时参与会诊,判断ADR
        压急剧下降导致脑灌注不足而继发脑梗死的可能性                             与药物关联性,对该严重 ADR 进行评价与分析并在全
        较大。                                                院发布通告,针对使用烟酸注射液的科室进行“一对一”
        2.3 烟酸的合理使用                                        合理用药沟通,对临床科室进行合理用药培训,为临床

            我院烟酸注射液常用方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安全使用烟酸注射液奠定了基础。建议临床在使用烟
        mL或250 mL+烟酸注射液40~100 mg,静脉滴注,每天                   酸注射液时应当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从小剂量开始使
        1次。烟酸注射液药品说明书推荐的给药方式是肌内注                           用并在用药早期密切监测患者反应,出现 ADR 及时处
        射或缓慢静脉注射,然而临床药师通过检索烟酸注射液                           理;对于存在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
        临床使用相关文献发现,其给药方式大多数采用静脉                            高龄、脑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的患者,如果发生过敏性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18期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18  ·2269 ·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