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2021年15期
P. 86

表 4   各组细胞中 PPARα通路相关基因 mRNA 表达水                    表 5  各组细胞中 PPARα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测
              平的测定结果(x±±s,n=3)                                   定结果(x±±s,n=3)
        Tab 4 mRNA expression of PPAR α pathway related     Tab 5 Protein expression of PPARα pathway related
               gene of cells in each group(x±±s,n=3)               protein of cells in each group(x±±s,n=3)

         组别        PPARα  CPT-1  SIRT1  PGC-1α  SREBP-1c  FAS         PPARα/  CPT-1/  SIRT1/  PGC-1α/  SREBP-1c/  FAS/
                                                            组别
         对照组      1.00±0.08  1.01±0.20  1.00±0.06  1.00±0.07  0.99±0.04  1.00±0.03  GAPDH  GAPDH  GAPDH  GAPDH  GAPDH  GAPDH
         模型组      0.58±0.09 **  0.65±0.05 *  0.63±0.04 **  0.52±0.03 **  1.41±0.02 **  1.41±0.02 **  对照组  0.42±0.05  0.41±0.06  0.19±0.01  0.61±0.07  0.37±0.08  0.44±0.01
         桑根酮C低浓度组 0.71±0.05 #  1.75±0.23 ##  1.35±0.03 ##  1.04±0.05 ##  1.17±0.04 ##  1.20±0.02 ##  模型组  0.27±0.02 **  0.25±0.03 **  0.12±0.01 **  0.38±0.09 **  0.58±0.13 *  0.75±0.06 **
         桑根酮C中浓度组 0.76±0.06 ##  1.92±0.25 ##  1.86±0.24 ##  1.29±0.02 ##  0.86±0.04 ##  0.89±0.05 ##  桑根酮C低浓度组 0.37±0.04 ##  0.44±0.08 #  0.20±0.01 ##  0.67±0.04 ##  0.44±0.14  0.60±0.04 ##
         桑根酮C高浓度组 1.53±0.05 ##  2.68±0.25 ##  3.00±0.26 ##  2.30±0.12 ##  0.69±0.01 ##  0.66±0.02 ##  桑根酮C中浓度组 0.40±0.03 ##  0.47±0.10 #  0.25±0.01 ##  0.79±0.03 ##  0.31±0.11 #  0.52±0.02 ##
         非诺贝特组    1.21±0.10 ##  2.34±0.02 ##  2.60±0.35 ##  1.08±0.01 ##  0.83±0.09 ##  0.77±0.03 ##  桑根酮C高浓度组 0.57±0.06 ##  0.59±0.11 ##  0.35±0.02 ##  1.13±0.05 ##  0.22±0.06 ##  0.34±0.01 ##
                                                            非诺贝特组     0.51±0.05 ##  0.52±0.08 ##  0.31±0.01 ##  0.90±0.01 ##  0.30±0.10 #  0.39±0.03 ##
                                                     #
                                 * *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与模型组比较,P<
                                                                             *
                                                                                                         #
                                                                                     * *
            ##
        0.05,P<0.0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与模型组比较,P<
                                                                ##
                            *
            Note:vs. control group, P<0.05, P<0.01;vs. model group,  0.05,P<0.01
                                    * *
                                                                                *
                                                                                        * *
        # P<0.05,P<0.01                                        Note:vs. control group, P<0.05, P<0.01;vs. model group,
               ##
                                                            # P<0.05,P<0.01
                                                                   ##
        SIRT1、PGC-1α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
                                                            为“第三次打击” 。由此可见,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引起
                                                                          [21]
        SREBP-1c、FAS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
                                                            的肝细胞内脂质沉积(尤其是 TG 过多聚积)是导致
        P<0.01);与模型组比较,桑根酮C各浓度组和非诺贝特
                                                            NAFLD 的主要原因       [22-23] 。现有的建立 NAFLD 模型的
        组细胞中 PPARα、CPT-1、SIRT1、PGC-1α的蛋白表达水
                                                            细胞主要包括原代肝细胞、永生细胞系、诱导多能干细
        平均显著升高(P<0.05 或 P<0.01),SREBP-1c(桑根酮
                                                            胞等,其中永生细胞系具有生长稳定、无限寿命、表型稳
        C低浓度组除外)、FAS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
                                                            定、培养条件比原代肝细胞简单、易于在不同实验室间
        0.05或P<0.01),详见图3、表5。
                                                                        [17]
                                                            标准化等优点 ,因此本研究选择永生细胞系的人肝癌
          PPARα                                      52 kDa
                                                            HepG2细胞进行研究。
          CPT-1                                      86 kDa     本研究以游离脂肪酸诱导 HepG2 细胞发生脂质蓄
          SIRT1                                     120 kDa  积,以探讨桑根酮 C 对 NAFLD 脂质代谢的改善作用及
                                                            相关机制。结果显示,HepG2 细胞经 1 mmol/L 游离脂
          PGC-1α                                     91 kDa
                                                            肪酸诱导 24 h 后,细胞中脂滴数明显增加,脂质水平、
        SREBP-1c                                    122 kDa
                                                            TG含量均显著升高,表明脂质蓄积模型复制成功;经桑
           FAS                                       38 kDa
                                                            根酮 C 干预后,细胞中脂滴数明显减少,脂质水平、TG
         GAPDH                                       36 kDa
                                                            含量均显著降低,表明桑根酮C可减少HepG2细胞的脂
               对照组    模型组  桑根酮低  桑根酮中 桑根酮高    非诺贝特
                            浓度组   浓度组   浓度组     组           质蓄积。
        图 3   桑根酮 C 对 HepG2 细胞中 PPARα通路相关蛋白                     肝脏中脂质代谢离不开多种关键酶与蛋白的相互
              表达影响的电泳图                                      作用。研究表明,PPARα通路在控制脂肪酸转运与氧
        Fig 3 Electrophoretogram of the effects of sangge-
                                                            化、脂质合成和分解等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
                                                                                                      [23]
               none C on the expression of PPARα signaling
                                                            研究结果显示,经游离脂肪酸诱导后,HepG2 细胞中
               pathway related protein in HepG2 cells
                                                            PPARα、CPT-1、SIRT1、PGC-1α的 mRNA 和蛋白表达水
        4 讨论                                                平均显著降低,SREBP-1c、FAS 的 mRNA 和蛋白表达水
            NAFLD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一种表现形                         平均显著升高;经桑根酮 C 干预后,细胞中上述指标均
        式,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包括胰岛素抵抗、脂代谢                           显著逆转(桑根酮 C 低浓度组的 SREBP-1c 蛋白除外),
                            [20]
        紊乱、炎症反应失调等 。目前较为公认的发病机制是                            表明桑根酮C能激活PPARα途径、提高肝细胞的脂质氧
       “多次打击学说”,即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的肝脏脂肪变性                            化能力、减少细胞中的脂质合成,从而减轻脂质蓄积。
        为“第一次打击”,以肝细胞内过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                              综上所述,桑根酮 C 可改善 HepG2 细胞的脂质蓄
        肠道衍生内毒素、炎症级联反应等为“第二次打击”,以                           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 PPARα信号通路、提高细胞
        肝脏免疫紊乱导致肝纤维化、肝细胞缺血坏死和肝硬化                            脂质氧化能力、抑制脂质合成有关。


        ·1872 ·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15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15期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