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5 - 中国药房2021年11期
P. 125

础。虽然中药成分复杂多样,但成分必须能够吸收进入                           [ 3 ]  邱德文,杜江,夏同珩.中华本草苗药卷彩色图谱[M].北
        血液循环并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才能直接或间接地发                                 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248.
        挥药理作用(少数直接作用于肠道的成分除外) 。通                           [ 4 ]  陈荣,熊墨年,何晓晖.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中医文
                                                  [50]
        过分析给药后原型成分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化合物-靶                                献:下[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875.
                                                           [ 5 ]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点-通路的相互关系,将入血成分的组织分布与疾病的
                                                                2006:839-840.
        病理部位和药物干预方式相结合,筛选出的石吊兰药效
                                                           [ 6 ]  李燕,张丽艳,杨玉琴,等.黔产苗药石吊兰黄酮类成分含
                                   [51]
        成分,可作为石吊兰的Q-marker 。
                                                                量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11,13(3):11-13.
            研究发现,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在胃液中稳定存在,
                                                           [ 7 ]  冯卫生,李倩,郑晓珂,等.吊石苣苔中的化学成分[J].天
        在肠道菌群作用下,部分可代谢为咖啡酸,经肠道吸收
                                                                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4):617-620.
                                                     [52]
        入血,在体内主要以原型成分存在并发挥药效作用 ;
                                                           [ 8 ]  李计龙,刘建华,高玉琼,等.石吊兰挥发油成分的研究[J].
        黄酮类化合物进入体内,在受胃肠道菌群的影响下水解                                中国药房,2011,22(27):2560-2562.
        生成对应的苷元,以被动转运方式吸收入血 ;三萜皂                           [ 9 ]  WEN Q F,ZHONG Y J,SU X H,et al. A new acorane ses-
                                              [53]
        苷类化合物在肠道内难以吸收、易受到肠道菌群的影                                 quiterpene from Lysionotus pauciflorus[J]. Chin J Nat
        响,在水解酶、氧化还原酶等多种代谢酶作用下,易生成                               Med,2013,11(2):185-187.
        次生苷或苷元,以被动转运方式进入血液,发挥药理活                           [10]  宋光西,马玲云,魏锋,等.苯乙醇苷的分布及药理活性研
        性 。石吊兰中的黄酮苷类、苯乙醇苷类、三萜皂苷类                                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1,7(4):169-171.
          [54]
        化合物均可通过肠道吸收入血,可能是石吊兰的主要药                           [11]  胡峻,张权,齐梦蝶,等.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川
        效物质基础,可作为石吊兰 Q-marker 的重要筛选对                            西吊石苣苔中化学成分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
        象。有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9):1658-1669.
                                                           [12]  胡峻,齐梦蝶,张权,等.基于UPLC-Q-TOF-MS技术分析
       (UHPLC-Q-TOF-MS/MS)对大鼠的体内成分进行研究,
                                                                石吊兰全草化学成分[J].中国现代中药,2016,18(5):
        结果发现,黄酮类(石吊兰素)可以入血并发挥抗结核作
                                                                547-553.
        用 [55-57] 。上述研究均提示,石吊兰中黄酮类、苯乙醇苷
                                                           [13]  张瑜,杨健,詹志来,等.测定不同产地吊石苣苔中苯乙醇
        类、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可作为石吊兰质量控制的重要指
                                                                苷类成分含量[J].中国现代中药,2017,19(4):504-508.
        标成分。
                                                           [14]  闫文义,李琳,王金梅,等.苦苣苔科三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4 结语                                                    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2,24(5):698-701.
            石吊兰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挥发油、苯乙醇                         [15]  杨付梅,杨小生,罗波,等.苗药岩豇豆化学成分的研究[J].
        苷类、苯甲醇苷类、植物甾醇类和三帖皂苷类等;其药理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3,15(6):508-509.
        作用主要包括抗菌、抗炎、保肝、止咳祛痰、平喘镇静、降                         [16]  陈晓梅,康颐璞,司民真.石吊兰的红外光谱分析[J].光散
        血压、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以及抗过敏等。                               射学报,2009,21(4):360-365.
        在此基础上,根据 Q-marker 的核心概念,从植物亲缘学                     [17]  ZHANG J Y,YI P,XIONG Y,et al. A new acorane sesqui-
        及化学成分特有性、有效性(传统功效、传统药效、新的                               terpenes of Lysionotus pauciflorus maxim. Form Guizhou
        药效用途)、可测性和入血成分的角度,建议可把石吊兰                               province,China[J]. Biochem Systemat Ecol,2020,93:
        素、木通苯乙醇苷 B 和 isonuomioside A 作为石吊兰的                     104165.
                                                           [18]  陈林,姚森森,何喜娟,等.岩豇豆脂肪酸成分分析[J].河
        Q-marker,并可将黄酮类、苯乙醇苷类和三萜皂苷类化
                                                                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8(1):35-37.
        合物作为石吊兰Q-marker筛选的备选物质。目前,虽然
                                                           [19]  徐垠,胡之璧,冯胜初,等.石吊兰抗结核有效成分的研
        对石吊兰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关于石吊兰的疾
                                                                究:Ⅰ:石吊兰素的分离和鉴定[J].药学学报,1979,14
        病治疗作用机制的报道较少,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发与利
                                                                (7):447-448.
        用石吊兰,后期本课题将基于石吊兰Q-marker的预测分                       [20]  张青,肖和平,邵家荣.石吊兰片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的
        析对其质量进行深入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                                临床观察[J].中国防痨杂志,2007,29(6):541-542.
        方法和石吊兰的质量控制体系,同时进一步研究石吊兰                           [21]  TENG Z,SHI D,LIU H,et al. Lysionotin attenuates
        治疗疾病的分子机制。                                              Staphylococcus aureus pathogenicity by inhibiting α-toxin
        参考文献                                                    expression[J].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2017,101(17):
        [ 1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2020年                   6697-6703.
             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92.                       [22]  孙利华.石吊兰制剂治疗颈淋巴结核32例[J].河北中医,
        [ 2 ]  王仕宝,晏继红,郭晓华,等.苗药石吊兰的研究进展[J].                     2006,28(1):31.
             西北药学杂志,2014,29(5):550-552.                    [23]  郑晓珂,李军,冯卫生.苦苣苔科植物研究进展[J].中国新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11期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11  ·1395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