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1 - 中国药房2021年11期
P. 121

·综述·

        石吊兰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预测                                                                   Δ


        周 坤   1,2* ,谢家丽 ,李勇军 ,王永林 ,张 旭 ,刘春花 (1.贵州医科大学贵州省药物制剂重点实验室/省部共
                                          1
                                  3
                                                  2
                                                          3 #
                         1,2
        建药用植物功效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04;2.贵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贵阳 550004;3.贵州医科大
        学民族药与中药开发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贵阳 550004)
        中图分类号 R284.1;R28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1)11-1391-06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1.11.19

        摘  要   目的:了解石吊兰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石吊兰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筛选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
        据。方法:对石吊兰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并结合中药Q-marker概念,从化学成分特有性、有效性、可测
        性、入血成分等方面对其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结果与结论:石吊兰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挥发油、苯乙醇苷类、苯甲醇
        苷类、植物甾醇类和三帖皂苷类等;其药理作用有抗菌、抗炎、保肝、止咳祛痰、平喘镇静、降血压、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
        以及抗过敏等。根据Q-marker核心概念,可将单一成分石吊兰素、木通苯乙醇苷B和isonuomioside A作为石吊兰的Q-marker,将
        黄酮类、苯乙醇苷类、三萜皂苷类作为石吊兰Q-marker筛选的备选物质。
        关键词 石吊兰;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标志物;质量控制

            石吊兰为苦苣苔科植物吊石苣苔 Lysionotus pauci-               1 化学成分
        florus Maxim.的干燥地上部分,又名为石豇豆、石泽兰、                       石吊兰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挥发
        岩豇豆、岩头三七等,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其味苦、                         油类、苯乙醇苷类、苯甲醇苷类、植物甾醇类和三萜皂苷
        性温,归肺经,具有化痰止咳、软坚散结的功效,常用于                          类等,还有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等成分                [6-18] 。
        治疗咳嗽痰多、瘰疬痰核等 。我国南方石吊兰野生资                           1.1  黄酮类
                                [1]
        源分布十分广泛,在四川、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浙江、                            黄酮类化合物是石吊兰中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其基
        江苏及云南东部等地区有大量分布,在陕西南部和甘肃                           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骨架结构见图1)。石吊兰中黄
                                                           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主要以黄酮类(Ⅰ)、黄酮醇类
                                  [2]
        南部等西北地区也有少量分布 。石吊兰在贵州全省均
                                                           (Ⅱ)、黄酮苷类(Ⅲ~Ⅹ)为主,其化合物名称及取代基
        有分布,且野生资源丰富,是该地区少数民族(如苗族、
                                                           见表1。
        布依族)的常用药;苗族人常用石吊兰治疗疾病                    [3-4] 。据
       《中药大辞典》记载,石吊兰生长于海拔300~2 000 m的
                                         [5]
        丘陵、山地林中或阴暗的石岩上或树上 。近年来,随着
        对石吊兰各方面的深入研究,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
        应用开发备受关注,但在质量控制与评价方面的研究
        还不足。因此,本文对石吊兰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进行综述,并根据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概念,从                                  图1 黄酮类化合物骨架结构
        化学成分特有性、有效性、可测性、入血成分等方面对
                                                           1.2 挥发油类
        石吊兰的 Q-marker 进行预测分析,为其 Q-marker 的筛
                                                                        [8]
                                                               李计龙等 用有机溶剂-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石吊兰
        选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测定,
           Δ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U1812403);国家             分 离 鉴 定 出 57 种 挥 发 油 成 分 ,占 挥 发 油 总 量 的
        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81803700);中央引导地方科技               85.334%;其中主要化合物为芳樟醇、1-辛烯-3-醇、己醛、
        发展专项资金项目(No.黔科中引地〔2018〕4006);贵州省科技计划项              苯乙醛、2-羟基苯甲酸甲基酯、3-辛醇、二异丁基邻苯二
        目(No. 黔科合平台人才〔2016〕5613,No.黔科合平台人才〔2016〕           甲酸酯、反式-金合欢烯等。此外,Wen 等 采用硅胶柱
                                                                                               [9]
        5677);贵州医科大学2017年度学术新苗培养及创新探索专项(No.黔               等多种层析分离手段从石吊兰全草中分离出3个挥发油
        科合平台人才〔2017〕5718)
                                                           成分:3,10-二羟基乌索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 3′,5′-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民族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
                                                           二甲氧基-4-羟基顺式二苯乙烯。
        制。E-mail:3285183378@qq.com
                                                           1.3 苯乙醇苷类和苯甲醇苷类
           # 通信作者: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药、民族药药效物质基
        础及作用机制。电话:0851-86908468。E-mail:liuch2016@gmc.edu.cn    苯乙醇类化合物也是石吊兰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其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11期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11  ·1391 ·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