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 - 《中国药房》2021年第9期
P. 78
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图 2)。将图 1 与图 2 比
0 5 10 15 20 25
对,指认出其中峰1为新绿原酸、峰3为咖啡酸、峰4为绿 S1
S3
原酸、峰5为隐绿原酸、峰9为异绿原酸C。 S2
S14
S17
S15
0.048 S18
S20
3 S19
0.036 S8
S9
S10
AU 0.024 4 S7
S16
1 S11
0.012 5 9 S12
S4
S6
0 S5
S13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t,min 图3 20批有柄石韦的聚类分析树状图
注:1.新绿原酸;3.咖啡酸;4.绿原酸;5.隐绿原酸;9.异绿原酸C Fig 3 Tree diagram of cluster analysis of 20 batches
Note:1. neochlorogenic acid;3. caffeic acid;4. chlorogenic acid; of P. petiolosa
5. cryptochlorogenic acid;9. isochlorogenic acid C
在第3个主成分时的切线斜率最大,存在一个明显的拐
图2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UPLC图
点,说明前3个主成分的分析结果可基本显示出不同产
Fig 2 UPLC chromatograms of mixed control solution
[19]
地石韦药材之间的差异性 。
2.4.4 相似度评价 表5 各主成分的特征值及其方差贡献率
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 Tab 5 Eigen value and variance contribution rate of
版)对 20 批有柄石韦的 UPLC 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 each principal component
价。结果,20 批药材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不小于 0.990 主成分 特征值 方差贡献率,% 累计方差贡献率,%
(表4),说明有柄石韦药材的整体质量比较稳定。 1 5.438 60.422 60.422
2 1.902 21.132 81.554
表4 20批有柄石韦的相似度评价结果
3 1.086 12.062 93.617
Tab 4 Similarity evaluation results of 20 batches of P. 4 0.273 3.030 96.646
petiolosa 5 0.213 2.366 99.013
6 0.053 0.590 99.603
编号 相似度 编号 相似度 编号 相似度 编号 相似度 7 0.023 0.258 99.861
S1 0.999 S6 0.998 S11 0.997 S16 0.995 8 0.009 0.099 99.960
S2 0.998 S7 0.999 S12 1.000 S17 0.993 9 0.004 0.040 100.000
S3 0.997 S8 0.999 S13 0.998 S18 0.999
S4 0.994 S9 0.990 S14 0.998 S19 0.997 6 5.438
S5 0.996 S10 0.998 S15 0.998 S20 0.998 5
2.5 聚类分析 4
运用SPSS 20.0软件,采用组间平均数联结法,以平 特征值 3
方欧氏距离作为度量标准,对20批有柄石韦指纹图谱中 2 1.902 1.086
1
9 个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进行聚类。结果,当平方欧氏 0.273 0.213 0.053 0.023 0.009 0.004
0
距离为5时,20批样品可聚为3类(图3),其中Ⅰ类包括
1 2 3 4 5 6 7 8 9
样品 S1~S3、S14~S15、S17,均来自重庆;Ⅱ类包括样 成分数
品 S4~S6、S11~S13,均来自四川;Ⅲ类包括样品 S7~ 图4 主成分特征值的碎石图
S10、S16、S18~S20,其中除样品S16外均来自贵州。总 Fig 4 Gravel plot of eigen value of principal compo-
体来看,聚类结果与药材按产地分类后结果基本一致, nent
表明不同产地的有柄石韦药材存在一定差异。 采 用 R 语 言 -K 折 交 叉 验 证 法 计 算 出 主 成 分 1
2.6 主成分分析 (PC1)、主成分 2(PC2)、主成分 3(PC3)的累计预测率
将20批有柄石韦UPLC指纹图谱中9个共有峰的相 (Q 值)分 别 为 0.323 0、0.358 3、0.358 8,Q(PC1)<
2
2
对峰面积数据代入 SPSS 20.0 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 Q(PC2)<Q(PC3),即增加 1 个主成分,能提高交叉验
2
2
出相关矩阵成分的特征值及其方差贡献率(表5)。以特 证的数据质量 。其中,PC3 的 Q 值最大,说明交叉验
[20]
2
[17]
征值>1 为提取标准 ,结果显示前 3 个主成分的特征 证得出主成分数为3时,主成分分析结果最佳,上述主成
值>1且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3.617%,表明前3个主成分 分分析模型未过度拟合。
可以代表有柄石韦指纹图谱中 9 个共有峰的大部分信 采用 SPSS 20.0 软件对主成分进行矩阵分析可得,
[18]
息 。同时,由主成分特征值的碎石图(图4)可知,曲线 对主成分1产生较大影响的有峰1(新绿原酸)、峰2、峰4
·1096 ·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9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