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中国药房》2020年第24期
P. 32
900 药频次≥30 次的核心药对共有 36 组,并根据 2015 年版
750 《中国药典》(一部)查询并归纳总结各组药对的功效,结
次 600
用药频次, 450 果见表1。
300
150
0
理气类
平肝息风类
活血化瘀类
补虚类 清热类 化痰止咳平喘类 解表类 止血类 化湿类 温里类 收涩类 安神类 祛风湿类 泻下类
利水渗湿类
药物功效类别
图8 治疗TYPHC的中药处方中药物四气五味归经频
图7 治疗TYPHC的中药处方药物功效类别分布
次分布
Fig 7 Distribution of drug efficacy category of TCM
Fig 8 Distribution of frequencies of the four proper-
prescriptions against TYPHC
ties,five flavors and channel tropism in TCM
到治病之目的。TYPHC患者多为正气亏虚、邪毒入侵,
prescriptions against TYPHC
致脏腑失和、气血运行不畅、痰浊内生、瘀阻脉络、气滞
表1 治疗TYPHC的中药处方中用药频次≥30 次的核
血瘀痰凝,日久恶变则为肝癌;且因肝失疏泄,所以常伴
心药对
有痰、饮、水、湿与瘀血内阻 。中医治疗此证之本应是
[16]
Tab 1 Key couplet medicines used more than 30
补益气血、调肝论治,再佐以活血化瘀、理气化痰、利水
times in TCM prescriptions against TYPHC
[17]
渗湿等法治标,标本兼治,可共奏奇效 。总体来看,治
核心药对 频次 功效 核心药对 频次 功效
疗TYPHC中药处方所用药物的功效符合上述医家用药 白术-茯苓 73 健脾除湿 党参-鳖甲 37 健脾益气、软坚散结
法则。 白术-党参 68 益气健脾 白术-白芍 37 柔肝安脾
2.1.3 TYPHC中药处方中药物的性味与归经分布 白术-黄芪 61 补气固表、健脾益气 柴胡-鳖甲 37 疏肝解郁、软坚散结
茯苓-党参 55 健脾、益气、除湿 党参-陈皮 36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经频次统计显示,治疗 TYPHC 的中药处方中药物 白术-陈皮 52 健脾除湿 白术-茵陈 36 健脾益气、清热除湿
的四气多为寒、温、平,五味多为甘、苦、辛,归经多为脾、 白术-鸡内金 50 补脾和胃、消积化滞 党参-薏苡仁 35 祛湿健脾、补益气血
肝、胃、肺、心、肾经,其频次分布如图8所示。四气之中, 甘草-黄芪 49 大补元气、清热解毒 陈皮-当归 34 理气健脾、活血调经
黄芪-当归 46 补气养血 甘草-白芍 34 滋阴敛肝、益气补中
寒温居多,其次为平,痰瘀互结日久而化热,故会多用寒 党参-柴胡 46 疏肝解郁、补中益气 柴胡-白芍 33 疏肝养肝、调畅气血
性药以清热解毒,但一味使用寒性药攻邪亦会导致患者 白术-当归 46 健脾、补气、益血 柴胡-半边莲 32 疏肝解郁、利尿消肿
脾胃受损、癥瘕难消,因此又多用温性药,既能防止寒性 白术-半夏 44 健脾益气、化痰散结 陈皮-柴胡 32 疏肝、理气、化痰
黄芪-白花蛇舌草 41 清热解毒、补气固表 半枝莲-柴胡 32 疏肝解郁、清热解毒
药攻邪太过而导致的正气受损,又能达到温化痰瘀、暖 白术-鳖甲 39 健脾和胃、软坚散结 茯苓-当归 31 利水渗湿、补血活血
肝散结等功效;而平性药药性平和,有利于阴阳互补、气 茯苓-半夏 39 燥湿化痰、和胃化饮 白术-莪术 31 健补脾胃、破血祛瘀
血调和 [18-19] 。可见,纳入处方的四气用药规律整体上体 茯苓-陈皮 38 渗湿健脾、理气和中 半枝莲-白花蛇舌草 30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党参-黄芪 38 补中益气 陈皮-半夏 30 燥湿化痰
现了医家注重寒温平调的思想。五味之中,甘、苦、辛味 茯苓-黄芪 38 健脾益气、利水消肿 黄芪-茵陈 30 健脾益气、清热利湿
药居多,甘味药具有扶正健脾的功效,可改善TYPHC患 茯苓-柴胡 37 疏肝解郁、健脾化湿 黄芪-陈皮 30 补中益气、燥湿化痰
者的气血不足之症;痰瘀为阴邪,久则损伤肝络,苦可燥 如表 1 所示,从功效来看,核心药对主要从健脾渗
土疏木、泻其壅滞,辛可行气活血、疏通肝络,并使甘味 湿、补益气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疏肝解郁、燥湿化痰
药补而不滞,辛苦合用,为辛开苦降之法,可调畅中焦气 等方面治疗TYPHC。“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机、健补脾胃,以正本清源;另外,辛入肺,又可通过佐金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肝癌患者常肝失疏泄,进而导致脾
[20]
平木之法使肝功能恢复正常 。纳入处方的药物,多入 失健运,故水津难运、聚湿成痰;另一方面,“气为血之
脾胃、肝肾、心肺经。TYPHC病位在肝,同时肝肾同源, 帅”,脾气虚则导致血行无力出现气虚血瘀,进一步导致
故方中多有归肝肾经的药物;又因“肝病实脾”的治疗思 肝癌恶化,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核心药对中健脾益气药对
想,所以归脾胃经的药物亦常用 ;另外,TYPHC以气血 出现频次较高的原因之一 [26-27] 。“脾为生痰之源”,脾胃健
[21]
不足为本虚,而肺主一身之气、心主血脉、肝主疏泄、肾 则痰湿自消;气行则血行,气血得行而瘀血渐消,在源头
主纳气,脾胃又为气血生化之源,合理使用归此六经之 上治疗痰瘀之症,以达扶正之效 ,例如采用“党参-陈
[28]
药,可使患者气血通畅 [20-24] 。因此,临床多配以归此六经 皮”药对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痰、瘀互结日久而化热,
的药物用于辨证治疗 TYPHC,这也体现了中医大家重 故配伍清热解毒之药以祛热毒,例如采用“半枝莲-白花
视“先天之肾,后天之脾”的用药思想 [22,25] 。 蛇舌草”药对有清热解毒之效。此外,在扶正基础上,医
2.1.4 TYPHC中药处方中核心药对分析 家还常辨证使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药物,以达到消
经频次统计显示,在治疗 TYPHC 的中药处方中用 散结块之目的,例如采用“白术-莪术”药对配伍以健补
·2970 ·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24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