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5 - 2020年17期
P. 105

皮损治愈标准 ——新皮肤长成,痂皮脱落或大部分脱                           IL-10)水平。试剂盒由德国 Siemens 公司提供,严格按
                    [17]
        落,再无渗出、无出血。皮损痊愈时间为从皮损出现至                           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皮损完全恢复所需的时间。                                       1.5.4  安全性评价       密切观察患者药物性过敏、皮疹及
                                                                                 [18]
        1.4 治疗方法                                           涂抹部位感染等不良反应 的发生情况。
        1.4.1  放疗方案     两组患者均采用XHA600D型直线加                 1.6 统计学方法
        速器(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根治性调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
        强放疗,靶区范围依据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                          料以x±s表示,采用Levene法进行方差齐性检验,组间
       (CT/MRI)检查结果及患者体征作具体调整,放疗靶区                         比较采用 Tukey 检验(方差齐)或 Dunnett’s t 检验(方差
        包括整个鼻咽、咽后淋巴结区域、斜坡、颅底、咽旁间隙、                         不齐);等级资料和计数资料均以例数或率表示,前者组
        翼腭窝、部分蝶窦、鼻腔、上颌窦后1/3、颈部淋巴结引流                        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后者组间比较采用χ                 2
        区。采用6MV-X射线,第1阶段放射剂量为56~60 Gy,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缩野加量至鼻咽肿瘤病灶处 66~76 Gy,中位剂量 70                      2 结果
        Gy,共放疗33~38次。                                      2.1 两组患者皮损出现时间和愈合时间比较
        1.4.2  皮肤护理     医护人员于整个放疗过程中密切观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皮损出现时间显著延
        察患者的病情,并向其反复强调基本的皮肤护理措施:                           长,皮损痊愈时间显著缩短(P<0.01),详见表1。
       (1)穿宽松纯棉衣物,尽量暴露照射野皮肤,避免摩擦,                           表1 两组患者皮损出现时间和愈合时间比较(x±±s,d)
        头颈部不配戴任何饰品;(2)若非医护人员许可,禁止在                         Tab 1 Comparison of appearance time and healing
        照射野皮肤使用任何本研究以外的药物,避免冷热敷及                                   time of skin lesions between 2 groups(x±±s,d)
        其他高温或低温刺激,禁止贴胶布,禁止注射用药;(3)                         组别          n         皮损出现时间           皮损痊愈时间
                                                           对照组         64         8.23±2.10       27.31±2.43
        保持照射野皮肤清洁,禁止搔抓局部皮肤及撕扯脱皮。
                                                           观察组         65        10.31±2.01 **    24.81±2.59 **
        1.4.3  用药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涂抹范围均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
        需超过照射野外边缘1 cm,且用量均需完全覆盖涂抹区                             Note:vs. control group, P<0.01
                                                                              **
        域:(1)自放疗当日起,观察组患者在照射野皮肤均匀涂                         2.2  两组患者RTOG分级比较
        抹虎黄烧伤搽剂(重庆喜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准文                               两组患者放射性皮炎 RTOG 分级均以 1 级最多,其
        号:国药准字Z20010151,规格:50 mL/瓶),每日3次,直                 次为 2 级,未见 3、4 级;各分级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
        至第1阶段放疗结束;(2)对照组患者在照射野皮肤均匀                         统计学意义(U=0.371,P>0.05),详见表2。
        涂抹湿润烧伤膏(汕头市美宝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                          表 2   两组患者放射性皮炎 RTOG 分级和 NRS 评分比
        国药准字 Z20000004,规格:每 1 g 相当于饮片 0.21 g),                   较[例(%%)]
        每日 3 次,涂抹厚度约 1 mm(放疗前应将涂抹区域擦拭                      Tab 2 Comparison of radiation dermatitis RTOG
        干净),直至第1阶段放疗结束。                                            grading and NRS scoring between 2 groups
        1.5  观察指标                                                  [case(%%)]
        1.5.1  皮损观察     于每日接受放疗前,仔细观察并记录                                  RTOG分级              NRS评分 *
                                                           组别   n
        患者照射野皮肤的变化情况,记录皮损出现时间(即为                                     1级   2级   3级  4级   0分    1分   2分   3分
                                                           对照组  64  37(57.8) 27(42.2) 0(0) 0(0)  9(14.1) 24(37.5) 23(35.9) 8(12.5)
        放疗开始至初次出现皮损的时间)、RTOG 分级(以第 1
                                                           观察组  65  41(63.1) 24(36.9) 0(0) 0(0)  14(21.5) 39(60.0) 12(18.5) 0(0)
        阶段放疗过程中的最高分级作为最终结果)及皮损痊愈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
        时间(即为皮损出现到痊愈的时间)。                                      Note:vs. control group,P<0.05
                                                                              *
        1.5.2  疼痛评分     放疗期间,由研究人员询问并记录患                   2.3 两组患者放射性皮炎NRS评分比较
        者对放疗部位皮损处烧灼样疼痛(区别于晚期NPC病灶                              根据患者主诉,其放射性皮炎所致疼痛主要表现为
        对周围神经压迫、侵犯等导致的疼痛)的耐受情况,并参                          创面处刺痒、皮肤紧绷、刺痛等不适。治疗期间,两组患
                              [10]
        照数字疼痛评分法(NRS) 由患者每日进行自评,并以                         者均未出现不能耐受的皮肤烧灼样疼痛,部分患者出现
        最高评分作为最终结果。NRS标准 ——0分:无疼痛;                         一过性局部刺痒和轻微疼痛感。其中,对照组有8例患
                                      [10]
        1~3 分:轻度疼痛;4~6 分:中度疼痛;7~10 分:重度                    者最高 NRS 评分为 3 分,23 例最高 NRS 评分为 2 分,24
        疼痛。                                                例最高NRS评分为1分,9例最高NRS评分为0分;观察
        1.5.3  细胞因子水平       分别于放疗 0 次(放疗前 1 天)、            组有 12 例患者 NRS 最高评分为 2 分,39 例最高 NRS 评
        15次(放疗中期)、30次(放疗后期)时抽取患者肘静脉血                       分为1分,14例最高NRS评分为0分。两组0~3分患者
        2 mL,采用化学发光法以 Hyperion MRⅢ型酶标仪(美                   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1.406,P<0.05),详
        国Dynex公司)检测其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IL-8、                见表2。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17期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17  ·2143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