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202014
P. 17
0.06 年来在对外经济贸易中的份额不断增大,也为我国对外
0.05
95%CI上限 经济贸易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支持。
0.04
AU 从协整检验结果来看,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对
0.03
脉冲响应函数拟合值
0.02 于医药制造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和带动作用;从格
0.01 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来看,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是医药制造
0 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而医药制造业发展不是对外经济
95%CI下限
-0.01
1 2 3 4 5 6 7 8 9 10 贸易的格兰杰原因,说明对外经济贸易对于医药制造业
滞后期,年 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医药制造业发展提供了
A. LNYZ对LNWM扰动的脉冲响应图
0.06 帮助;从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结果来看,对外经济贸易
0.04 95%CI上限
与医药制造业的发展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但对外经
0.02 脉冲响应函数拟合值
济贸易对医药制造业影响的贡献较小,仅起到一定的辅
0
AU
-0.02 助促进作用,现阶段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发展主要受科研
-0.04 95%CI下限 经费投入、固定资产投入等自身因素的影响 ,可见对
[21]
-0.06
外经济贸易对医药制造业所产生的贡献还有待进一步
-0.08
1 2 3 4 5 6 7 8 9 10 发掘。
滞后期,年
B. LNWM对LNYZ扰动的脉冲响应图 4 建议
图3 脉冲响应分析图 根据本研究统计数据结果及VAR模型检验结果,结
Fig 3 Pulse response analysis diagrams 合当下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现状和医药制造业发展
来自 LNYZ 的冲击在第 1 期未作出响应,在第 2 期开始 情况,笔者给予以下建议:
响应,随着时间的增加 LNYZ 的贡献度逐渐增加,并于 第一,由于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为医药制造业发展提
第 10 期时达到了最高值 24.07%;在 LNYZ 的方差分解 供了辅助促进作用,所以医药制造企业应当紧抓对外经
中,LNWM 对 LNYZ 在第 1 期即作出了响应,贡献度为 济贸易的总体形势,充分利用对外经济贸易的影响,加
[21]
0.07%,从第2期时开始出现了较快速的增长,并于第10 大对自身建设的投入,促进医药制造业的发展 。当前
期逐渐稳定于 5%左右。可见,对外经济贸易对医药制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在积极拓展多方面的合作,在贸
造业在最初时期就存在一定的贡献度和影响,但后期贡 易领域我国也将积极拓展国外市场,这将为医药制造业
[22]
献度不大,说明现阶段医药制造业的发展主要来源于自 提供一定的市场空间 。同时,纵观全球医药市场发展
身的贡献影响,对外经济贸易在医药制造业发展中起一 趋势,消费者对医药品的需求逐渐增长,市场规模不断
定的辅助促进作用。 扩大,为我国医药制造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所以
3 分析与讨论 建议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应准确掌握市场需求并及时把
从对外经济贸易与医药制造业 1998-2018 年的统 握贸易机会,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医药品进一步扩大经营
计数据来看,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与医药制造业在近20年 规模,从而促进医药制造业的发展,最终为推动对外经
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在对外经济贸易方面,随着 济贸易增长助力。
我国加入WTO,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进 第二,医药制造业作为我国中高端制造业,同时作
出口总额整体呈上升趋势,对外贸易量不断增加;同时, 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品具有高质量、高附
医药品进出口额在对外经济贸易份额中的比重也在不 加值等特点,是促进我国未来对外经济贸易转型升级中
断增加,并为医药制造企业创造了巨大的收益。在医药 的主要产品。因此,从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均应适当
制造业方面,行业整体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数量逐年上 增加医药制造业科研投入,加大医药制造产业培育力
升,且医药制造业在近20年间加大了科研投入,科研活 度,促进医药制造产业“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将科
动人员队伍不断壮大,科研活动经费支出不断增加,大 研成果进行有效转化,延长并拓展行业的技术链及产业
[23]
大增强了医药制造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医药品研究及新 链,并尤其重视原研药及新药的投入和开发 。
[20]
产品研发方面的实力 ,促使医药制造业发明专利的数 第三,随着当下跨境电商、保税物流等新型贸易方
量不断增长,推动医药制造企业由仿制药生产向原研药 式的兴起,航空物流和多式联运等高效物流运输方式迅
生产的转变。对外经济贸易为医药制造业带来巨大的 速发展,不仅增加了产品的销售渠道,而且也提高了产
市场需求,同时也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促进了医药 品的流通效率。因此,医药制造企业应充分利用新型贸
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医药品作为高附加值产品,近 易方式,加快医药品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的流通速度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14期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14 ·16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