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202014
P. 10

为明显可见异物时,申请单位可自收到检验报告书之日                            3.1.4  重视严重质量风险          为保证检验过程中发现的
        起7个工作日内,前往原药品检验机构对该项目进行现                            严重质量风险得到及时、有效处置,防止出现严重药害
        场确认”的规定,这将有利于复验申请人直观认识到产                            事件,建议药品检验机构认真对照《办法》中要求不得迟
        品存在的问题,减少对检验结果的质疑。                                  报漏报的5种风险情况,提高对严重质量风险的敏感性,
        2.2.3  新增复验报告传递要求            复验的性质属于委托              并立即报告发现的相关问题。报告内容应有理有据、有
        检验,一般情况下,复验报告只送至复验申请单位,这不                           针对性和有可操作性,建议至少包括以下内容:①基本
        利于药监部门在药品抽检工作中对假劣药品开展核查                             情况,即阐述相关品种抽检的基本情况,需涵盖必要的
        处置和质量公告等工作。若相关当事人按规定申请了                             背景信息;②发现的问题,即阐述严重质量风险的具体
        复验,在复验机构出具复验报告书之前,监管部门可以                            情况,包括但不限于问题描述、发现问题所使用的方法、
        对涉及的药品采取暂控措施,但不能进行处罚,也不能                            涉及的生产企业、批次、批号等;③风险研判,即客观分
        按原检验结论进行质量公告,以防复验结论改判而造成                            析该严重质量风险可能对用药安全性、有效性造成的不
        不良后果。《办法》从复验结论给出时限和寄送对象两方                           良影响;④原因分析,即分析产生该严重质量风险的可
        面进行了规定,这将有利于相关单位及时收到复验报
                                                            能原因,分析要有针对性且应有数据支持,逻辑严密、论
        告,顺利开展后续工作。
                                                            证充分;⑤监管建议,即药品监管部门在其权限范围内
        3 药品检验机构实施《办法》修订内容的建议                               针对发现的严重质量风险问题提出操作性强的监管建
        3.1 检验工作
                                                            议;⑥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即以上5个方面未能包含的
        3.1.1  加强检验能力建设          为全面评价药品质量,更好
                                                            重要内容,可在此阐述;⑦附件,即根据需要应随附相关
        地发挥药品检验工作对打击假劣和风险药品的作用,建
                                                            材料、证明文件等。
        议检验机构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建设,提高检验人员的检
                                                            3.1.5  积极开展探索性研究          为做好探索性研究工作,
        验检测能力水平,扩展检验项目资质,尤其是检验任务
                                                            深入挖掘现行法定检验标准之外的药品质量风险,建议
        繁重复杂的药品检验机构,加强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必
                                                            药品检验机构按《办法》要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密
                     [22]
        要性更为突出 。承担检验任务时,检验机构及人员应
                                                            联系临床用药需求,不断学习掌握国内外药品监管新理
        做好工作计划和预案,梳理所需的检验标准,对照自身
                                                            念、新要求,运用灵敏度更高、专属性更强的新方法,弥
        具有的检验项目资质,排查无法开展检验的项目,进而
                                                            补现行法定标准的不足,同时关注、调研药品生产/销售
        对无法开展全项目检验的药品提前做好出具检验数据
                                                            企业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以及技术水平不足、管理缺
        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检验机构进行检验的准备,保证检
                                                            陷等影响药品质量的情况,结合日常投诉举报、舆情监
        验任务的顺利完成。
                                                            测和案件查办等信息,全面掌握可能的风险点,开展针
        3.1.2  加强检验工作时间管理            为及时发现假劣药品
                                                            对性的探索性研究,对发现的质量风险及时报告,并提
        和潜在质量风险,提高检验工作的时效性,建议检验机
                                                            出处理建议。同时,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
        构针对承担的任务,提前做好人员、设备、标准物质、试
                                                            2018年1月5日发布的《药品补充检验方法研制指南》的
        剂、耗材、应急预案等各方面的准备,细化收样核验、样
                                                            要求,加强补充检验方法研究和报批 ;另外,在保质保
                                                                                            [23]
        品流转、检验过程、数据分析、报告生成等各环节的时间
                                                            量完成抽检任务的基础上,将药品抽检工作与国家药典
        限制;应做到随收随检并及时出具报告,杜绝集中检验、
                                                            委员会的标准修订工作有机结合,借助药品检验机构抽
        集中出具报告的情况。对于抽样量大的药品,必要时可
                                                            检样品量大、覆盖面广、代表性强等优势,积极开展检验
        优先安排检验;若无《办法》规定的特殊情况,应确保各
        批次样品均能在收样之日起25个工作日内完成检验。                            标准修订研究,不断扩充和发展挖掘假劣药品和质量风
        3.1.3  加强检验质量管理          为进一步规范药品检验工                险的技术手段。
        作,最大程度保障检验结果准确、可追溯,建议检验机构                           3.1.6  加强检验行为规范         为保证检验工作的公正性,
        应按《办法》要求,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检验人                           规范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的检验工作,建议检验机构在
        员、仪器设备、实验物料、检测环境等质量要素的管理,                           检验工作培训中按《办法》要求增加廉政教育和行为规
        通过定期培训、加强内检和考核等措施,强化对检验过                            范的内容,要求做到不更换样品,不隐瞒、篡改检验数据
        程的质量控制;必要时,可邀请实验室认证方面的专家                            或出具虚假检验报告,不泄露当事人技术秘密,不擅自
        对检验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外审,针对发现的缺陷或不                            发布药品抽查检验信息。此外,检验人员如需与企业开
        足制订详细的整改方案并落实到位。加强检验报告书                             展技术交流,不得涉及检验内容,不得接受可能影响检
        和原始记录的管理,做到格式规范、内容真实完整、数据                           验公正性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名贵特产或
        准确、结果明确可追溯,尤其注意原始记录中的称样量                            其他财物;同时,要求检验人员签署承诺书,树立自觉维
        记录、检验步骤描述、数字修约、结果运算、内容划改等                           护检验工作公平公正的意识;建议纪检监察部门加强对
        方面的规范性,充分保障原始记录的“原始”性。                              检验行为规范方面的监督检查。


        ·1668  ·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14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14期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