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202013
P. 104

带通范围1~50 Hz。观察指标:根据国际电生理学委员                         研究。
                           [8]
        会修订的标准化建议 ,以顶部(Pz)位点的P300为基本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z 位点P300比较
        波形,额部(Fz)、中央(Cz)位点为辨认波形的参考,以Pz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z位点P300(包括N1、P2、N2、
        位点的 N1、P2、N2、P3 波的潜伏期(ms)和 P3 波的波幅                  P3 波潜伏期和 P3 波波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μV)为观察指标。判定标准:参照国际公认时间分析窗                         (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 N2、P3 波潜伏期较治
              [8]
        口标准 以及《脑诱发电位学》 。                                    疗前显著缩短、P3波波幅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
                                  [9]
        1.4.2  智力评估      在服药前及用药规律治疗 3 个月后,                 者 P2、N2、P3 波潜伏期较治疗前显著缩短、P3 波波幅较
        采用WAIS-RC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智力评估。该                          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
        量表包含语言测试和操作测试2个部分,分别分析患者                            P2、P3 波潜伏期缩短的程度以及 P3 波波幅升高的程度
        的语言智商(VIQ,最高 95 分)和操作智商(PIQ,最高 95                   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z位
        分),并评价其总智商(FIQ,最高 190 分)。VIQ、PIQ 和                  点P300各波潜伏期及P3波波幅比较见表2。
        FIQ 的评分按照量表《使用手册》中相应的计分规则                     [10]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z位点P300各波潜伏期及P3
        算出。                                                      波波幅比较(x±±s)
        1.4.3  记忆力评估       在服药前及用药规律治疗 3 个月                 Tab 2 Comparison of Pz point P300 wave latency and
        后,采用 CMS 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记忆力评估。                                 P3 amplitud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
        该量表共包含5个分测验,分别是指向记忆、联想学习、                                  tween 2 groups(x±±s)
        图像自由回忆、无意义图形再认和人像特点回忆(每项                            组别  n 时段 N1波潜伏期,ms P2波潜伏期,ms N2波潜伏期,ms P3波潜伏期,ms P3波波幅,μV
                                                            对照组 34 治疗前 147.53±24.26 205.80±24.10  272.73±39.89 390.31±50.01  4.13±2.88
        分测验的最高评分均为30分)。测试完成后,参照量表
                                                                  治疗后 146.13±21.30 205.93±24.23  259.67±39.05 373.46±51.33 *  4.56±2.89 *
                                                                                            *
        《使用手册》的指导原则,按照患者所属年龄段的常模样                           观察组 37 治疗前 147.19±20.50 205.11±25.13  288.44±27.53 376.90±36.83  4.01±2.38
                                                                                            *
        本参考值将量表总分转换成记忆商(MQ)分值(最高评                                 治疗后 143.16±20.24 194.79±27.36 *#  265.50±26.82 350.53±41.77 *#  4.88±1.96 *#
                                                                               *
                                                                                                         #
                   [11]
        分为190分)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P<
        1.5  统计学方法                                          0.05
                                                                                            *
                                                               Note:vs. before treatment of same group, P<0.05;vs. the dif-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
                                                                                                #
                                                            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P<0.05
        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和构成比表示。计数资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智力评估结果比较
        料的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在计量资料中,同组间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VIQ、PIQ、FIQ 评分比较,差异
        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治疗前两组间的比较                          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
        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两组间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采用                          VIQ、FIQ 评分和观察组患者的 VIQ、PIQ、FIQ 评分均显
        Wilcoxon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著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
        2 结果                                                后 VIQ、PIQ、FIQ 评分升高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
        2.1  临床资料比较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VIQ、PIQ、FIQ 评分比较见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SDS评分、SAS                      表3。
        评分、每月癫痫发作次数、头颅 MRI 及脑电图检查情况                         表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VIQ、PIQ、FIQ 评分比较(x±±
        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可比,结果详见                             s,分)
        表1。                                                 Tab 3  Comparison of VIQ,PIQ and FIQ score be-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2 groups(x±±
         Tab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between 2 groups       s,score)
                                           脑电图 脑电图 每月癫痫     组别     n     时段        VIQ       PIQ      FIQ
              性别
        组别  n (男/  年龄(x±s),受教育年限  SAS评分  SDS评分  MRI异 痫样放 发作>4  对照组  34   治疗前     82.33±4.34  86.13±6.23  81.26±5.46
                    岁
                        (x±s),年 (x±s),分 (x±s),分 常/正常 电/其他 次/≤4
              女),例                                                       治疗后     84.73±5.37 *  86.26±6.01  82.16±5.72 *
                                            例数  例数  次例数
                                                            观察组    37    治疗前     79.93±6.13  86.83±10.30  81.15±11.10
        对照组 39 19/20 35.20±15.01 10.07±2.86 37.34±7.17 39.01±7.70  7/32  38/1  16/23  治疗后  81.89±6.84 *#  89.01±10.15 *#  87.01±10.58 *#
        观察组 44 25/19 33.20±13.60 10.56±3.28 35.29±5.82 38.25±6.03  9/35  42/2  19/25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P<
                                                                               *
        2.2 脱落和最终入组情况
                                                            0.05
            研究期间,对照组中因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而退                             Note:vs. before treatment of same group, P<0.05;vs. the dif-
                                                                                            *
        出研究的有2例,因个人原因退出研究的1例,失访2例,                          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P<0.05
                                                                                                #
        最终共有 34 例患者完成本次研究。观察组中因不能耐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记忆力评估结果比较
        受药物不良反应而退出研究的有3例,因依从性太差退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CMS 各项评分及 MQ 评分比
        出研究的 1 例,失访 3 例,最终共有 37 例患者完成本次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1630  ·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13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13期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