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5 - 202008
P. 105

息,并进行汇总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引起周期性高激素水平 。乳腺癌家族史也是PABC发
                                                                                [44]
        2.2 文献资料分析                                         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患有PABC的女性,肿瘤具有更深的
            本研究共纳入 36 篇病例报告          [4-39] ,合计 45 例患者,    组织浸润,更高程度的淋巴结受累和较大的组织异型
        其中39例患者在妊娠期即诊断为乳腺癌                [4-34] ,6例患者在    性,以及更高的HER-2阳性率和三阴性率               [45-46] 。本文除5
        哺乳期诊断为乳腺癌          [30,35-39] 。有研究显示,与妊娠期诊         例未报道病理检查结果,其余纳入的40名病例中,ER和
        断的乳腺癌相比,产后诊断的乳腺癌预后更差,主要是                           PR均为阴性/HER-2阳性的肿瘤和三阴性肿瘤的比例共
        由于发现较晚,肿瘤恶性程度相对较高 。妊娠期和哺                           为 42.5%;组织异型性 G3级别肿瘤比例为 76.0%,与文
                                          [3]
        乳期诊断的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情况分别见表2和                           献报道一致。
        表3(表中G为肿瘤组织异型性分级,3级为最高级)。45                        3.2 PABC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例患者确诊时的平均年龄为 33 岁(22~42 岁);在妊娠                         病例中患者均为育龄期女性,此年龄段一般乳腺癌
        期确诊的乳腺癌患者平均妊娠时间为 20 周。某些病例                         发病率较低,所以在疾病的预防方面非常容易被忽视,
        报告因未提供病理检查结果、治疗方案、患者及婴儿预                           并且患者均是在妊娠及哺乳期自觉乳房肿物后就诊,而
        后结局的信息而未计入统计数据中,排除这类病例后,                           此时发现的乳腺癌多为晚期,因此建议育龄期女性最好
        ER、PR 均为阴性/HER-2 为阳性的和 ER、PR、HER-2 均               在孕前进行相关筛查,以尽早发现、确诊乳腺癌。
        为阴性(以下简称为“三阴性”)肿瘤的患者共占 42.5%                       3.3 PABC的化疗方案
       (17/40),G3级别肿瘤占 76.0%(19/25)。35.0%(14/40)           3.3.1  化疗时机的选择         化疗药物暴露的时机至关重
        的病例中应用了新辅助化疗 AC 方案;有 6 例患者在妊                       要。妊娠早期阶段是胎儿器官形成的时期,在此阶段如
        娠期间使用了紫杉烷类药物(胎儿结局良好),有9例患                          果暴露于化疗药物下,胎儿发生畸形、死亡和自然流产
        者在产后应用了紫杉烷类药物。59.5%(22/37)的病例                      的风险最高。据报道,在孕早期使用环磷酰胺可导致胎
        进行了择期的剖腹产手术,37.8%(14/37)的病例经阴道                     儿畸形,包括脚趾缺失、眼睛异常、耳垂低、腭裂                    [47-48] 等。
        分娩或引产,平均生产时间为妊娠 35.1 周(27~42 周);                   妊娠中晚期胎儿器官已经大致成形,在此阶段进行化
        另有 1 例终止妊娠。患者预后良好,存活率为 80.8%                       疗,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较低 ,因此化疗多在此阶段
                                                                                      [49]
       (21/26);婴儿总体良好,平均出生体质量为 2 407 g                     进行,但可能会增加胎儿子宫内生长受限、早产以及低
       (1 015~3 830 g)。                                    出生体质量发生的风险 。对 50 例 PABC 患者的回顾
                                                                                [50]
            文献报道的化疗方案基本是在遵照指南 推荐方案                         性分析显示,妊娠前3个月接受化疗的患者,胎儿发生严
                                              [2]
        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患者身体情况、肿瘤恶性程度、胎儿                           重先天性异常和自然流产的比例高,而在妊娠中期或晚
        发育情况及家属意愿来制订的,有关药物对胎儿安全性                           期接受化疗的患者中未发现胎儿畸形 。
                                                                                           [51]
        情况的描述较少,分析原因可能为检测手段有限,只能                           3.3.2  化疗用药的选择及其对母胎的影响                  妊娠期的
        根据既往案例及实际经验选择药物;如遇病情危重的情                           生理变化可能会一定程度地改变化疗药物在母体的药
        况,也会优先考虑使用紫杉醇类药物治疗,必要时终止                           动学和药效学特点,包括肝脏代谢、肾脏血浆流动和血
        妊娠。由此可见,PABC 应以母婴受益最大化为主要目                         浆蛋白结合率等,从而可能影响药物清除 。而羊水可
                                                                                               [52]
        标,严密监测母婴状况,且需给予个体化治疗。                              延迟甲氨蝶呤等药物的消除,从而导致毒性增加 。此
                                                                                                     [53]
        3 分析与讨论                                            外,所有药物都有可能根据胎盘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穿过
        3.1  PABC的流行病学                                     胎盘对胎儿产生影响,因此在选择化疗药物时需要充分
            乳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肿瘤,据2016年公共卫生机                       考虑上述因素。而分娩时若发生骨髓抑制则可能使母
        构对过去5年的统计,我国每 10 万人中即有 29 例乳腺                      胎面临发生败血症和出血的风险,因此建议在分娩前至
        癌患者(年龄标准化后),占报告的女性癌症患者总数的                          少3周避免化疗,以确保母体血细胞计数达到最佳。
            [40]
        17% 。乳腺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而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18年版《乳腺癌诊
        PABC 的患病年龄显著低于一般乳腺癌,相关回顾性研                         疗规范》 中,推荐的首选化疗方案为含蒽环类药物联合
                                                                   [2]
        究表明,PABC 诊断时的患者平均年龄为 33.7 岁 。有                     或序贯化疗方案(ET/TAC),主要药物有环磷酰胺、氟尿
                                                  [41]
        文献报道,未经产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高于多产妇女;                           嘧啶以及紫杉醇类等药物。本研究报道的2例患者在确
        同样,未生育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也略高于长期暴露于                           诊PABC后立即开始术前新辅助化疗,方案分别为ET和
        较高雌激素水平的女性 。此外,月经初潮早于12岁和                          TAC。在笔者收集的文献综述中,35.0%的病例应用了
                            [42]
        绝经时间晚于 55 岁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随着时间                         新辅助化疗 AC 方案,而紫杉烷类药物多在产后的序贯
                                           [43]
        的推移,周期性激素水平也会使女性患上乳腺癌,这可                           疗法以及肿瘤分级较高的肿瘤中使用。
        能是生殖细胞因为乳腺细胞响应激素(如雌激素)而生                               蒽环类是乳腺癌化疗方案中的主要药物,在妊娠
                                                                               [54]
        长分裂以及怀孕会导致正常的周期性激素水平中断而                            中、晚期使用是安全的 。其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造成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8期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8  ·99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