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202006
P. 35

0.30                                          3.6 差异表达蛋白KEGG信号通路分析
                                                 2倍MIC
             0.25                                1倍MIC
                                                 0.5倍MIC       差异表达蛋白共富集到39条信号通路上,其中显著
             0.20                                空白对照组
            OD630 nm  0.15                                 富集的有2条(P<0.05),分别为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代
             0.10                                          谢和果糖与甘露糖代谢等两条信号通路,分别富集差异
             0.05                                          表达蛋白33、7个,详见图3(图中,*表示P<0.05)。
              0
                                                                     2-氧羧酸代谢
               0     5    10   15    20   25    30                   氰氨基酸代谢
                                t,h                                淀粉和蔗糖代谢
             图1 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曲线                                   脂肪酸生物合成
                                                               泛醌和其他萜醌生物合成
        Fig 1 Growth curves of multiple drug resistant Staph-  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
                                                                      脂肪酸代谢
                                                                    β-内酰胺酶抗性
              ylococcus aureus                                    氧化磷酸化(作用)
                                                                      苯甲酸降解
                                                                      酪氨酸代谢
        3.5 差异表达蛋白GO分析                                               细菌分泌系统
                                                            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
            GO分析提供了生物过程、细胞组成和分子功能等3                                    叶酸碳池
                                                                     万古霉素耐药
        层结构的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见图2。在生物过程中,                                     丙酸盐代谢
                                                                     脱氧核糖核酸
        共富集到 309 条结果(P<0.05),以代谢过程、细胞过程                         牛磺酸和低牛磺酸代谢
                                                                 氯烷烃和氯烯烃降解
        为主(见图 2A;图中,“蛋白质占比”指某生物功能富集                         信号通路       氮素代谢
                                                                        硫代谢
                                                                       甲烷代谢
        的差异表达蛋白占差异表达蛋白总数的比例,下同);在                                     色氨酸代谢
                                                                   赖氨酸生物合成
        细胞组成中,共富集到 31 条结果(P<0.05),以细胞、细                             糖酵解/糖异生
                                                                   抗生素生物合成
        胞部分为主(见图 2B);在分子功能中,共富集到 116 条                          半胱氨酸与蛋氨酸代谢
                                                                       丁酸代谢
                                                                  单内酰胺生物合成
        结果(P<0.05),以催化活性、蛋白结合等为主(见图                                   丙酮酸代谢
                                                             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
        2C)。                                                          碳代谢作用
                                                                      生物物理学
                                                                      脂肪酸降解
                  0.8                                           柠檬酸循环(TCA循环)
                 蛋白质占比  0.4                                    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代谢       *               *
                                                                 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
                  0.6
                                                                 精氨酸与脯氨酸代谢
                                                                  果糖与甘露糖代谢
                  0.2
                   0                                                        0  0.02  0.04  0.06  0.08  0.10  0.12  0.14  0.16
                           小分子代谢过程
                  单生物过程 代谢过程 单生物细胞过程  细胞过程 有机物代谢过程                 图3    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细胞代谢过程
                                      有机氮化合物代谢过程
                                有机酸代谢过程
                     单生物代谢过程
                                                                                        蛋白质占比
                                                            Fig 3
                            A.生物过程                         4 讨论    KEGG signaling pathway enrichment analysis
                 0.50                                          由于抗菌药物应用的不合理,使得病原菌耐药已成
                 0.45
                 0.40                                      为严重的全球卫生问题之一,且多重耐药菌检出率的升
                 0.35
                 蛋白质占比  0.30                               高给医疗卫生事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研究显示,天
                                                                                            [9]
                 0.25
                 0.20
                                                                                        [10-11]
                 0.15
                 0.10                                      然抗菌产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为此,本研究以
                 0.05                                      临床来源的多重耐药菌为对象,对内蒙古地区药用植物
                   0
                                       大分子复合物
                    细胞 细胞部分 胞内部分  细胞内  细胞质  质膜 细胞周边 细胞质部分  催化复合物  香青兰的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香青兰经乙醇提取、溶剂萃取后,共获得石油醚、二
                                                           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等4个萃取部位;以临床常见
                            B.细胞组成
                                                           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为对象,采用纸片扩散法
                  0.7
                  0.6                                      对上述萃取部位的抗菌活性进行了比较和筛选。结果
                  0.5
                 蛋白质占比  0.4                                发现,香青兰乙酸乙酯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
                  0.3
                  0.2
                  0.1                                      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等多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均具有不
                  0                                        同程度的抑制活性,抑菌圈直径为 10~16 mm;但该部
                                     有机环化合物结合
                  催化活性  离子结合  水解酶活性 蛋白结合  阴离子结合 杂环化合物结合    位对肺炎克雷伯菌等4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均未见明显的
                                  小分子结合
                         转移酶活性
                   氧化还原酶活性
                                                             [12-13]
                                                           关
                                                                 。此外,乙酸乙酯属于中等极性萃取溶剂,其萃取
                            C.分子功能                         抑 制 作 用 ,可 能 与 不 同 病 原 菌 细 胞 壁 结 构 差 异 有
                       图2 GO分析结果                           物中可能含有萜类、有机酸类、黄酮类、游离生物碱类等
                   Fig 2 Results of GO analysis            成分,其中萜类、黄酮类成分具有一定的杀菌、消炎等生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6期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6  ·669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