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2 - 2019年10月第30卷第20期
P. 122

1.4 统计学方法                                               表4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x±±s,mmol/L)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                     Tab 4 Comparison of blood lipid level between 2
        料以 x±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率表示,                             groups(x±±s,mmol/L)
        采用χ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n    时期      TC      TG     LDL-C   HDL-C
             2
        2 结果                                               对照组    96   治疗前   6.90±1.70  2.40±1.19  3.90±1.20  1.30±0.49
                                                                       治疗后   5.50±1.32 *  1.93±0.96 *  2.80±1.11 *  1.45±0.71 *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   102   治疗前   6.95±1.60  2.41±1.16  3.88±1.31  1.28±0.56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18%                                   治疗后   5.09±0.78 *#  1.80±0.77 *#  2.63±0.93 *#  1.60±0.82 *#
                                                                                             #
                                                                           *
        vs. 7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ote:vs. before treatment, P<0.05;vs. control group,P<0.05
                                                                   表5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x±±s)
        Tab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ies between 2
                                                           Tab 5 Comparison of the indexes of cardiac function
               groups
                                                                  between 2 groups(x±±s)
        组别     n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例(%)
        对照组    96       44       24       28     68(70.83)  组别    n      时期     EDV,mL    ESV,mL    LVEF,%
        观察组    102      73       20       9      93(91.18)  对照组   96    治疗前    117.66±20.87  42.57±13.78  51.42±5.98
        χ 2                                       13.469                治疗后    114.52±18.40 *  38.61±11.25 *  54.68±6.86 *
        P                                         <0.001   观察组    102   治疗前    117.45±21.34  43.68±13.22  51.39±6.13
                                                                        治疗后    111.12±16.23 *#  34.33±9.77 *#  59.59±7.79 *#
        2.2 两组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比较
                                                                           *
                                                                                             #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治疗前,两组血清MMP-9、TIMP-1水平比较差异无
                                                               Note:vs. before treatment, P<0.05;vs. control group,P<0.05
                                                                                                    #
                                                                                 *
        统 计 学 意 义(P>0.05)。 治 疗 后 ,两 组 患 者 的 血 清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
                                                               观察组出现头痛8例、低血压6例、晕厥2例、肾功能
        照组;两组患者的血清 TIMP-1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
                                                           异常2例,未见心动过缓和肝功能异常病例,总不良反应
        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发生率为 17.65%(18/102);对照组出现头痛 5 例、低血
       (P<0.05),详见表3。
                                                           压3例,未见晕厥、肾功能异常、心动过缓和肝功能异常
        表3   两组患者血清 MMP-9、TIMP-1 水平比较(x±±s,
                                                           病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33%(8/96)。两组总不良
             μg/L)
                                                           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ab 3  Comparison of serum levels of MMP-9 and
                                                           3 讨论
               TIMP-1 between 2 groups(x±±s,μg/L)
                                                               心绞痛分为稳定型心绞痛和UAP,UAP主要由易损
        组别     n      时期         MMP-9         TIMP-1
        对照组    96     治疗前       170.87±20.77  3.40±0.15    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炎症激
                      治疗后       162.85±18.23 *  3.55±0.35 *  活、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引起 。UAP 较稳定型心绞痛
                                                                                     [2]
        观察组   102     治疗前       171.45±20.83  3.39±0.17    患者疼痛更明显,持续时间更长,活动能力更低,且UAP
                      治疗后       155.67±16.43 *#  3.80±0.56 *#
                                                           病情极不稳定,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严重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
                             *
           Note:vs. before treatment, P<0.05;vs. control group,P<0.05  威胁患者生命。
                                                 #
        2.3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单硝酸异山梨酯为心血管系统用药,具有松弛血管
            治疗前,两组血清 TC、LDL-C、TG、HDL-C 水平比                 平滑肌、减轻心肌负荷、改善心绞痛症状等作用,与其他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血管扩张剂、抗高血压药、三环抗抑郁药合用可强化降
                                                                    [2]
        的血清 TC、LDL-C、TG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                     血压效应 。中医认为,UAP 属于“胸痹”范畴,病机为
        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血清 HDL-C 水平均                       “本虚标实”,本虚以阳虚、气虚为主,标实以瘀血、痰浊
        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                           为多。本研究纳入的UAP患者为气虚血瘀型,故临床以
        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活血、散瘀、理气辨证用药。灯盏生脉胶囊具有活血、化
        2.4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瘀、通络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
                                                                                   [7]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EDV、ESV、LVEF比较,差异均                    症、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等 。有研究证实 ,灯盏生脉
        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EDV、                      胶囊具有良好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可减少血浆内皮素释
        ESV 均较治疗前显著缩小,且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                         放,抑制血小板及红细胞凝聚,提高血浆降钙素原水平,
        LVEF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观察组显著大于对照组,差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
                                                                            [8]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


        中国药房    2019年第30卷第20期                                            China Pharmacy 2019 Vol. 30 No. 20  ·2853  ·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