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2019年8月第30卷第16期
P. 87
表8 龙胆药材质量等级划分标准 龙胆药材质量等级划分标准,旨在应用该标准直接通过
Tab 8 Quality grading standard of G. scabra 龙胆药材的外观性状初步判断其质量优劣,也为其生产
质量等级 及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初步品控提供了依据。
项目
一级 二级 综上所述,所建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较
长度,cm >12.66 4.09~12.66
须根数,根 >16.00 6~16 好,可用于同时测定龙胆药材中龙胆苦苷、马钱酸的含
根直径,cm >0.25 0.15~0.25 量;龙胆药材须根数越多、长度越长、根直径越粗,则马
马钱酸含量,mg/g >1.27 0.48~1.27 钱酸和龙胆苦苷的含量越高、药材质量越好。
龙胆苦苷含量,mg/g >6.72 3.03~6.72
参考文献
主要外观特征 根茎较短,呈不规则块状,上端有茎痕及支 根茎较短,呈不规则块状,上端有茎痕
根痕,下端着生较长的根,根略粗,呈圆柱 及支根痕,下端着生较短的根,根略细, [ 1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2015
形,须根较多。表面黄白色至淡黄色,质脆 呈圆柱形,须根较少。表面淡黄色至黄 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96.
易折断,断面有筋脉点 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筋脉点
[ 2 ] 陈学惠,李小芳.龙胆药性及功效的本草考证[J].成都中
医药大学学报,2017,30(3):63-64.
[ 3 ] 孙紫薇,翁丽丽,张楠.龙胆中当药苷和獐牙菜苦苷的含
量测定及指纹图谱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
34(5):964-867.
[ 4 ] 沈涛,金航,王元忠,等.中药龙胆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868-16870.
[ 5 ] 翁丽丽,李波,王哲.基于核密度估计的吉林省龙胆分布
A.一等龙胆药材 B.一等龙胆药材 区划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7,37(10):1038-1040.
[ 6 ] 陈小红,陈康,潘超美.化橘红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分
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11):23-28.
[ 7 ] 蔡广知,赵凌,王莎莎,等.甘草药材等级标准分析[J].中
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5(10):148-153.
[ 8 ] 张欢,王恒,郝江波,等.金银花药材等级质量标准的划分
[J].贵州农业科学,2017,45(5):80-84.
[ 9 ]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团体标准 T/CACM
C.一等龙胆药材 D.二等龙胆药材
1021.144-2018[S].2018.
[10] 李波,高文远,李霞,等.根及根茎类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标准研究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25(2):
6-10.
[11] 吴立宏.中药龙胆的品种传承[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
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暨WHO中药材鉴定方法和技术研
讨会论文集.咸阳:中华中医药学会,2010:6.
E.二等龙胆药材 F.二等龙胆药材 [12] 卢赣鹏.500 味常用中药材的经验鉴别[M].北京:中国中
图3 龙胆药材样品典型外观特征图 医药出版社,1999:157.
Fig 3 Typical appearance trait of G. scabra [13] 冉先德.中华药海[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232.
[14] 金世元.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M].北京:中国中医
样 品 可 聚 为 2 类 ,S4~S6、S13、S17~S23、S25、S28、
药出版社,2012:76.
S31~S34 聚为一类;S1~S3、S7~S12、S14~S16、S24、
[15] 赵露,孟琦,江健梅,等.龙胆草有效成分与表型性状的相
S26~S27、S29~S30、S35~S54 聚为一类,该结果与等
关性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7,39(6):687-694.
级划分结果一致。
[16] 杨天梅,杨美权,杨绍兵,等.坚龙胆药材产品质量分级标
由于种植龙胆的地区存在仪器检测不方便、含量测 准研究[J].中药材,2018,41(3):648-651.
定的可操作性低等现象,故本研究通过龙胆药材外观性 (收稿日期:2019-01-23 修回日期:2019-06-05)
状与其有效成分含量的相关性及聚类分析结果,建立了 (编辑:陈 宏)
《中国药房》杂志——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欢迎投稿、订阅
·2242 · China Pharmacy 2019 Vol. 30 No. 16 中国药房 2019年第30卷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