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5 - 2019年8月第30卷第16期
P. 125
本身或物质荧光衍生化后产生的荧光进行检测的方 触电导检测与安培检测居多。例如,苏子豪等 使用微
[11]
法。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灵敏度高,对于某些荧光效率 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法测定了盐酸多塞平片剂中
高的荧光探针甚至可以达到单分子探测水平。在微流 多塞平的含量,以4.0 mmol/L醋酸(HAc)-5.0 mmol/L醋
控芯片中,大多采用共聚焦光路与激光器及检测器结 酸钠(NaAc)(pH 4.78)为缓冲溶液,在分离电压2.0 kV、
[1]
合,可有效消除强激发光的干扰,降低背景噪音 。目 进样时间 10 s 的条件下,于 2 min 内实现了对盐酸多塞
前,虽然微流控芯片激光诱导荧光检测药物的研究较 平的快速分离测定,检测限为2.0 μg/mL。童艳丽等 采
[12]
多,但由于很多药物自身荧光效率低,需要各类荧光探 用 微 流 控 芯 片 非 接 触 电 导 法 ,以 1.86 mmol/L 柠 檬
针或荧光试剂与待测药物进行特异性结合后才可以进 酸-0.14 mmol/L 柠檬酸钠(pH 3.0)为缓冲溶液,在进样
[5]
行检测 。 时间为20 s、分离电压为2.5 kV的条件下,实现了对异烟
1.3 微流控芯片化学发光检测 肼片剂主成分的检测,检测限为2.4 μg/mL。蔡自由等 [13]
化学发光检测被认为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 利用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法测定了溴吡斯的明
是一种以分子吸收化学反应能量后,在基态与激发态之 片中的溴吡斯的明含量,以 1 mmol/L HAc-1 mmol/L
间跃迁、返回产生发光现象从而进行检测的方法。高 NaAc(pH 4.5)为缓冲溶液,在分离电压1.80 kV、进样时
效的化学发光体系有鲁米诺、光泽精、草酸盐、过氧草
间 10 s 的条件下,于 2 min 内完成了检测,检测限为 0.6
[1]
酸酯等 。微流控芯片与化学发光检测器结合较为简
μg/mL。段隆慧等 搭建了由碳纳米管微圆盘电极和钛
[14]
单,通常直接将光电检测器直接置于反应通道下方。化
管组成的双电极微流控芯片安培检测器,在 10 mmol/L
学发光是以化学发光检测法为基础发展而来,其除保留
磷酸盐缓冲液(pH 7.8)、分离电压2.0 kV、进样时间10 s
了普通化学发光方法所具有的高灵敏度、仪器简单等优
的条件下,于 2 min 内 实 现 了 对 烟 酰 胺 的 分 离 和 检
点外,还具有重现性好、试剂稳定、操作简便和一些试剂
测,检测限为 5.0 μmol/L。此外,RudaŠovÁ M等 采用
[15]
可以重复使用等优点 。微流控芯片化学发光法检测药
[6]
微流控芯片电导检测法对 N-乙酰半胱氨酸片中的 N-乙
物的研究较为丰富。
酰半胱氨酸进行了等速电泳分离检测,结果其重复性和
1.4 微流控芯片电化学检测
准确性均较好。Ai Lawati HA等 将微流控芯片化学发
[16]
电化学检测包括安培检测和电导检测,具有检测结
光检测法成功应用于分析片剂和多成分咳嗽糖浆中的
构简单,易于集成化、微型化,制造成本、运行成本低等
马来酸氯苯那敏,结果检测限为0.054 9 μmol/L,线性范
优点。安培检测的原理是基于具有电活性的物质在电
围为0.076 9~12.8 μmol/L。
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信号而进行检测的一
在注射液分析方向,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法
种方法,其检测灵敏度相对较高 。电导检测主要应用
[1]
发挥了通用性强、适合检测溶液中离子的优势。肖羽
于可电离物质的检测,该方法是基于样品和缓冲溶液背
等 [17-18] 采用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法分别测定了左卡尼
景的电导差异而进行检测的,分为接触电导检测和非接
汀注射液与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的含量,选择 10
触电导检测 。在接触电导检测中,电极与通道中的溶
[7]
mmol/L 水 吗 啉 乙 磺 酸(MES)-10 mmol/L L- 组 氨 酸
液接触,电极容易受到损坏,且存在高压分离电场对检
(L-His)(pH 6.0)为 检 测 左 卡 尼 汀 的 缓 冲 溶 液 ,以 4
测的干扰及电极污染问题;非接触电导检测是在电导检
测器基础上将检测电极放置在芯片外表面,避免了电极 mmol/L MES-6 mmol/L L-His(pH 4.5)为检测门冬氨酸
与待测溶液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随之而来的上述一 鸟氨酸的缓冲溶液,在分离电压均为 2.0 kV、进样时间
系列问题 。由于非接触电导检测干扰相对较少,通用 均为 10 s 的条件下,于 1 min 内可分别实现对左卡尼汀
[8]
性较好,因此目前大多数微流控芯片电导检测药物的研 注射液和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的快速测定,检测限
究多采用非接触电导检测。 分别为 3.0、10.0 μg/mL。翟海云等 [19-20] 采用微流控芯片
1.5 微流控芯片质谱检测 非接触电导检测法分别检测了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和
质谱检测是以微通道末端喷头与电喷雾电离或基 加替沙星注射液,分别以 5.0 mmol/L HAc(pH 2.5)-5%
体辅助激光解析电离技术结合的一种检测方法。质谱 乙醇、5.0 mmol/L HAc 为缓冲液,在分离电压分别为
检测的灵敏度高,结构分析能力强,特别适用于未知结 3.0、2.0 kV,进样时间分别为10、15 s的条件下,于1 min
构物质的检测。微流控芯片与质谱检测器结合,所得到 内分别实现了盐酸洛美沙星和加替沙星的分离和含量测
的检测数据丰富而全面,不仅可以分离复杂混合物,而 定,检测限分别为10.0、1.0 μg/mL。
且可以鉴定各组分 。目前微流控芯片质谱检测多用于 微流控芯片在其他药物剂型(如颗粒、胶囊、滴鼻液
[9]
细胞-药物作用后代谢物质的分析研究 。 和滴眼液等)检测的应用中,也延续了片剂、注射液检测
[10]
2 微流控芯片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方向以电化学检测为主的趋势。例如,Alhakimi A 等 [21]
2.1 在单一主成分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建立了快速测定精氨酸布洛芬含量的微流控芯片非接
目前,微流控芯片在片剂成分检测中的应用以非接 触 电 导 检 测 法 ,以 20 mmol/L 三 羟 甲 基 氨 基 甲 烷
·2280 · China Pharmacy 2019 Vol. 30 No. 16 中国药房 2019年第30卷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