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3 - 《中国药房》2025年13期
P. 143

[21]
          的应用前景 。未来需通过更多临床试验来验证联合                            2.2 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治疗及递送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期克服长春新碱                               近年来,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中发展潜力较大,但
          的毒性限制。                                             其在PCa中效果有限,这可能与PCa免疫浸润少、T细胞
          1.2.2 长春瑞滨                                         活性低及程序性死亡受体 1(programmed death-1,PD-
              长春瑞滨是长春新碱的衍生物,其神经毒性低于长                         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 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
          春新碱,骨髓抑制为其剂量限制性毒性。一项Ⅱ期临床                           PD-L1)高表达有关 。多西他赛和卡巴他赛能调节免
                                                                              [30]
          试验中,41 例化疗耐药的 PCa 患者接受长春瑞滨(30                      疫微环境,逆转 PCa 免疫抑制,例如多西他赛可激活环
          mg/d,每周3次)联合地塞米松(1 mg/d)治疗,结果显示,                   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信号通路,
          长春瑞滨组患者的中位 PFS 期为 4 个月[95%CI(2.8,                  促进干扰素传导,增强淋巴细胞浸润 。一项针对30名
                                                                                            [31]
          6.9)],OS 期为 17.5 个月[95%CI(10.8,24.5)],且毒性轻         mCRPC 患者的研究显示,多西他赛联合替雷利珠单抗
            [22]
          微 。一项Ⅰ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替西罗莫司联合长                          (PD-1抑制剂)治疗相比于替雷利珠单抗单药治疗,可显
          春瑞滨治疗晚期实体瘤的最大耐受剂量为替西罗莫司
                                                             著延长患者中位 PFS 期[3.12 个月 vs. 1.70 个月,P=
                                          2
          25 mg(每周1次)和长春瑞滨20 mg/m(每2周1次);该                          [31]
                                                             0.004 4] 。由此可知,微管蛋白抑制剂与免疫检查点抑
          研究共入组了 19 例患者,其中 2 例为 PCa 患者,结果发
                                                             制剂联用具有很大潜力,有望改善 PCa 免疫治疗效果,
          现,1 例 PCa 患者的症状部分缓解,1 例 PCa 患者病情稳
                                                             但需更多临床试验验证。
                                      [23]
          定,表明上述两药的耐受性良好 。然而,由于样本量
                                                             3 微管蛋白抑制剂在 PCa 中的耐药机制及解决
          太小,后续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来探索长春瑞滨与其
                                                             方案
          他药物的协同作用,开发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尽管微管蛋白抑制剂在 PCa 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
          1.3 秋水仙碱
                                                             临床疗效,但出现的耐药问题限制了其长期应用。其耐
              秋水仙碱是一种经典的抗有丝分裂药物,其可通过
                                                             药机制复杂,涉及微管蛋白结构改变、药物外排增强等,
          抑制微管蛋白聚合,阻止细胞有丝分裂,诱导细胞凋亡,
                                                             为此研究者们开发了新型微管蛋白抑制剂(如 VERU-
          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还可通过抑制NOD样受体蛋白3
                                                             111、ABI-231)。笔者总结了微管蛋白抑制剂在 PCa 中
          炎症小体激活,减少肿瘤微环境中的炎症反应,从而抑
                                                             的耐药机制及解决方案,以期为耐药PCa患者提供更有
          制肿瘤生长     [24―25] 。秋水仙碱可克服多药耐药,尤其是紫
                                                             效的治疗选择。
                        [26]
          杉烷类药物耐药 。研究显示,秋水仙碱对 PC3 细胞的
                                                             3.1 微管蛋白抑制剂在PCa中的耐药机制
          半数抑制浓度为 22.99 ng/mL,可使细胞周期停滞在 G2/
                                                             3.1.1 ABCB1介导的药物外排增加
          M 期,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并提高早期和晚期凋亡细胞
              [27]
          比例 。尽管如此,秋水仙碱的临床应用仍受限于其骨                               PCa对微管蛋白抑制剂(尤其是紫杉烷类药物)的耐
          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等全身毒性,故尚未获批用于PCa                          药性复杂,涉及细胞内在改变和肿瘤微环境,主要耐药
          治疗。未来需通过更多临床试验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                            机制为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结合盒
          效性,以充分发挥其在PCa治疗中的作用。                               亚家族 B 成员 1(ATP-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B mem‐
          2 微管蛋白抑制剂联合疗法在 PCa 治疗中的新                           ber 1,ABCB1)通过水解ATP将抗癌药物泵出肿瘤细胞,
                                                                                   [32]
          策略                                                 降低药物浓度,削弱疗效 。研究表明,ABCB1 过表达
          2.1 基于多西他赛的三联疗法                                    可导致PCa细胞对多西他赛和卡巴他赛耐药,未经化疗
              三联疗法中,多西他赛与ADT及AR通路抑制剂联                        的 PCa 患者 ABCB1 表达较低,而其经多西他赛治疗后
                                                                                [33]
          合应用可显著提高抗肿瘤疗效。ARASENS研究结果显                         ABCB1表达显著升高 。
          示,ADT 联合达罗他胺和多西他赛治疗,可显著延长                          3.1.2 微管蛋白亚型表达异常
          mHSPC患者的OS期[HR=0.68,95%CI(0.57,0.80)],这                微管蛋白亚型表达异常,特别是微管蛋白β3(tubu‐
          一生存获益在各个亚组(包括初治患者、复发患者、高/低                         lin β3,TUBB3)过表达会加速微管的解聚速率,抑制磷
                                                 [28]
          肿瘤负荷患者以及高/低危患者)中均保持一致 。日本                          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的表达,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
          Ⅲ期 ARASENS 亚组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三联疗法可                       蛋白激酶 B 信号通路,增强肿瘤细胞耐药性;另外,
                                                                                                          [34]
          显著延缓mHSPC患者进展至mCRPC,且安全性和耐受                        TUBB3 还可介导多西他赛和卡巴他赛的交叉耐药 。
                [29]
          性良好 。因此,三联疗法已被多项国际指南推荐为                            因此,TUBB3 或将成为紫杉烷类药物的耐药生物标志
          mHSPC的标准治疗方案。                                      物,有助于治疗前预测反应,优化治疗方案,避免耐药。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13期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13    · 1685 ·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