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中国药房》2024年11期
P. 46
95 95 95
90
90
90
85
85
85
响应面图 综合评分/分 80 综合评分/分 80 综合评分/分 80 65
75
75
75
70
70
70
65
65
2.0 1∶0.25 2.0 1∶0.25 2.0 2.0
1.8 1∶0.23 1.8 1∶0.23 1.8 1.8
1.6 1∶0.21 1.6 1∶0.21 1.6 1.6
1.4 1∶0.19 1.4 1∶0.19 1.4 1.4
B/h 1.2 1∶0.17 A/(g/mL) C/h 1.2 1∶0.17 A/(g/mL) C/h 1.2 1.2 B/h
1.0 1∶0.15 1.0 1∶0.15 1.0 1.0
综合评分/分 综合评分/分 综合评分/分
2.0 2.0 2.0
1.8 1.8 1.8
等高线图 B/h 1.6 C/h 1.6 C/h 1.6
1.4
1.4
1.4
1.2 1.2 1.2
1.0 1.0 1.0
1∶0.15 1∶0.17 1∶0.19 1∶0.21 1∶0.23 1∶0.25 1∶0.15 1∶0.17 1∶0.19 1∶0.21 1∶0.23 1∶0.25 1.0 1.2 1.4 1.6 1.8 2.0
A/(g/mL) A/(g/mL) B/h
A.料液比与闷润时间的交互作用 B.料液比与蒸制时间的交互作用 C.闷润时间与蒸制时间的交互作用
图2 料液比、闷润时间、蒸制时间的3D响应面图和等高线图
A.生桑寄生 B.酒蒸桑寄生
1:表皮;2:木栓层;3:皮层薄壁细胞;4:皮层石细胞群;5:皮层纤
A.生桑寄生(编号S1) B.酒蒸桑寄生(编号P1)
维束;6:韧皮部;7:髓部;8:髓部石细胞群;9:形成层;10:木质部;11:
图3 生桑寄生、酒蒸桑寄生的外观性状
射线。
2.5.2 茎横切面显微鉴别 图4 生桑寄生和酒蒸桑寄生的茎横切面显微鉴别图
参照 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桑寄生显微鉴别 管、星状毛(或其碎片)、石细胞等显微特征与生品一致,
项下茎横切面鉴别方法进行实验。结果显示,酒蒸桑寄 具体见图5。
生茎横切面与生品各特征相一致,具体见图4。 2.5.4 薄层色谱鉴别
2.5.3 粉末显微鉴别 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502项下薄
参照 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桑寄生显微鉴别 层色谱法 进行实验,并以槲皮素为对照品。结果显
[12]
项下粉末鉴别方法进行实验。结果显示,与生桑寄生粉 示,生桑寄生和酒蒸桑寄生的供试品色谱均在与对照品
末(呈淡黄棕色)相比,酒蒸桑寄生粉末呈深棕色,且导 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具体见图6。
生桑寄生
50 μm 50 μm 50 μm 50 μm
酒蒸桑寄生
50 μm 50 μm 50 μm 50 μm
A.导管 B.星状毛 C.石细胞 D.纤维
图5 生桑寄生和酒蒸桑寄生的粉末显微鉴别图
· 1324 ·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11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