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中国药房》2024年9期
P. 63

100 μL,置于 2 mL 容量瓶中,加甲醇稀释并定容,加适                    3 讨论
          量无水硫酸钠脱水,即得。                                       3.1 处方量的选择及标准汤剂挥发油的提取
          2.5.2 检测条件                                             清上蠲痛汤原处方单味药量较少,挥发油难以提
              色 谱 柱 为 HP-5MS 毛 细 管 色 谱 柱(30  m×0.25          取,因此本研究将最佳煎煮工艺放大6倍,进行标准汤剂
          mm×0.25 μm);进样量为 1 μL;分流比为 10∶1;进样口                制备与挥发油收集。由于挥发油研究是针对清上蠲痛
          温度为 240 ℃;升温程序为起始温度 70 ℃、保持 1 min,                 汤标准汤剂展开的,因此在制备全方供试品溶液时先制
          以 5 ℃/min 升温至 150 ℃、保持 1 min,再以 5 ℃/min 升          备标准汤剂,继而趁热提取水煎液中的挥发油。
          温至160 ℃、保持2 min,接着以2 ℃/min升温至180 ℃、                3.2 定性分析方法的选择
          保持1 min,最后以12 ℃/min升温至230 ℃、保持4 min;                   本研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
                                                            (2012 版)》确 定 UPLC 特 征 图 谱 的 共 有 峰 ,再 通 过
          载气为氦气;进样口温度为 240 ℃;离子源为电子轰击
                                                             UPLC-Q-TOF/MS法进行共有峰指认。由于在正离子模
          离子源(EI);电子能量为 70 eV;接口温度为 230 ℃;扫
                                                             式条件下清上蠲痛汤标准汤剂中挥发油类成分的出峰
          描范围为50~550 amu。
                                                             数量较多、峰形好、基线较稳定、分离度好,因此最终选
          2.5.3 清上蠲痛汤标准汤剂挥发油类成分的分析
                                                             择在正离子模式下检测。笔者前期通过与对照品比对,
              取“2.5.1”项 下 供 试 品 溶 液 ,采 用 GC-MS 法 ,按
                                                             指认出 UPLC 特征图谱 12 个共有峰中的 8 号峰为甲基
         “2.5.2”项 下 条 件 进 行 分 析 ,通 过 Agilent  MassHunter
                                                             丁香酚、9号峰为洋川芎内酯A、11号峰为藁本内酯。为
          Qualitative Analysis 10.0 化学工作站 NIST17.L 谱库检
                                                             了更加全面地表征清上蠲痛汤标准汤剂挥发油类成分,
          索,从清上蠲痛汤标准汤剂挥发油中共鉴定出 23 个成
                                                             本研究采用 UPLC 法建立清上蠲痛汤标准汤剂挥发油
          分,占总含量的82.66%。通过Agilent MassHunter Quali‐
                                                             特征图谱,辅以 GC-MS 法对清上蠲痛汤标准汤剂挥发
          tative Analysis 10.0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按峰面积
                                                             油类成分进行定性分析。
          归一化法计算这23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显示,                          3.3 色谱及样品制备条件优化
          主要化学成分有 3,4,5-三甲氧基甲苯、百秋李醇、Z-藁                      3.3.1 UPLC色谱条件优化
          本内酯,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 9.19%、19.10%、21.10%。                     本研究前期通过比较不同波长(235、245、255 nm)
          结果见表3。                                             发现,检测波长为235 nm时各化合物的响应值最大,色
         表3 清上蠲痛汤标准汤剂挥发油类成分的 GC-MS 鉴                         谱峰分离较好。此外,本研究还比较了甲醇-0.05%磷酸
               定结果                                           溶液、乙腈-0.05% 磷酸溶液、乙腈-0.1% 磷酸溶液、乙
             保留时间       相对百分
          编号       峰面积      化合物                     分子式      腈-0.1% 甲酸溶液、乙腈-0.1% 冰醋酸溶液、乙腈-水 6 种
              /min      含量/%
           1  8.380  6 131 715.74  0.67 4-萜烯醇       C 10H 18O  不同流动相体系对色谱峰分离效果的影响,最终根据出峰
           2  11.269  8 755 318.56  0.95 3,5-二甲氧基甲苯  C 9H 12O 2  数量及响应值情况等,选择乙腈-水为本研究的流动相。
           3  13.565 30 983 514.89  3.37 黄樟素        C 10H 10O 2  3.3.2 GC色谱条件优化及稀释溶剂选择
           4  14.203 24 576 815.39  2.67 甲基丁香酚      C 11H 14O 2
           5  17.126 84 503 803.06  9.19 3,4,5-三甲氧基甲苯  C 10H 14O 3  由于清上蠲痛汤中挥发油类成分比较复杂,因此本
           6  17.309 19 316 624.60  2.10 肉豆蔻醚       C 11H 12O 3  研究选择程序升温,以提高各挥发油类成分的分离度和
           7  18.727  3 526 453.81  0.38 榄香醇        C 15H 26O  分辨率。本研究前期比较了不同稀释溶剂(乙酸乙酯、
           8  21.247 18 221 328.48  1.98 桉油烯醇       C 15H 24O
           9  22.233  6 613 291.93  0.72 β-杜松烯      C 15H 24  正己烷、甲醇)的分离效果,最终选择了响应值最大、分
          10  24.036 12 783 884.04  1.39 (1R,3aR,4R,7R)-1,2,3,3a,4,5,6,7-八氢-1,4-二甲  C 15H 24  离度最好的甲醇作为稀释溶剂。此外,本研究还考察了
                            基-7-(1-甲基乙烯基)-薁                  HP-5 MS、DB WAX、DB1701 这 3 种毛细管色谱柱的分
          11  24.338 59 670 682.20  6.49 β-桉叶醇      C 15H 26O
          12  24.789 175 537 064.10 19.10 百秋李醇      C 15H 26O  离效果,最终选择HP-5 MS毛细管色谱柱。
          13  25.131  8 565 773.96  0.93 Z-亚丁基苯酞    C 12H 12O 2  3.4 活性成分分析
          14  25.517 43 150 847.12  4.69 红没药醇       C 15H 26O    本研究建立了 UPLC 特征图谱,并采用 UPLC-Q-
          15  25.820  3 416 121.42  0.37 洋川芎内酯A     C 12H 16O 2
          16  27.354 22 837 655.39  2.48 洋川芎内酯      C 12H 16O 2  TOF/MS 法对 15 批清上蠲痛汤标准汤剂挥发油的 12 个
          17  28.039 193 903 529.30 21.10 Z-藁本内酯    C 12H 14O 2  共有峰进行了鉴定。由图1可知,其主要化学成分有甲
          18  28.286  7 688 408.24  0.84 异水菖蒲二醇     C 15H 26O 2
          19  30.261  3 733 812.19  0.41 E-藁本内酯     C 12H 14O 2  基丁香酚(8号峰)、E-藁本内酯(11号峰)、E-正丁烯基苯
          20  35.431  2 579 348.34  0.28 phenylphosphonic acid,2,4,4-trimethylpentyl ethyl ester C 16H 27O 3P  酞(12 号峰)。其中甲基丁香酚具有抗炎、镇痛、抑菌的
          21  36.412  3 274 373.60  0.36 2-(2-hydroxy-cyclohexylamino)-pyridine,N-oxide  C 11H 16N 2O 2  作用 ;E-藁本内酯具有抗炎、保护脑血管的作用 ;E-
                                                                 [11]
                                                                                                        [12]
          22  37.576  4 507 583.78  0.49 7-isopropyl-1,1,4a-trimethyl-1,2,3,4,4a,9,10,     C 20H 30       [13]
                            10a-octahydrophenanthrene        正丁烯基苯酞作为苯酞类成分,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
          23  38.899 15 486 165.39  1.68 蛇床子素       C 15H 16O 3  在清上蠲痛汤标准汤剂挥发油类成分的 GC-MS 检测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9期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9    · 1085 ·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