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中国药房》2024年9期
P. 62
(2)重复性试验。取清上蠲痛汤(编号 S1)饮片,先 7、8号峰来源于细辛,1、4、10、11、12号峰来源于当归,1、
按“2.2.1”项下方法制备标准汤剂,再按“2.2.2(1)”项下 9、10、11、12 号峰来源于川芎、羌活、细辛、当归,详见图
方法平行制备6份全方供试品溶液,最后按“2.1”项下色 2;而白芷、独活、防风、菊花、蔓荆子、苍术、生姜在本色
谱条件进样测定。以 8 号峰为参照峰(S),计算得到各 谱条件下未有相应色谱峰归属信息。
特征峰相对保留时间的 RSD 均<0.03%、相对峰面积的 8
380
RSD均<0.95%(n=6),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360 11 12
340
(3)稳定性试验。取清上蠲痛汤(编号 S1)饮片,先 320
300
280
按“2.2.1”项下方法制备标准汤剂,再按“2.2.2(1)”项下 260 10
240
220
方法制备全方供试品溶液,分别于室温下放置0、2、4、8、 信号/mV 200 1 2 3 4 5 6 7 9 全方
180
160
12、24 h时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以8号峰为 140 川芎
缺川芎
120
100 羌活
参照峰(S),计算得到各特征峰相对保留时间的 RSD 80 缺羌活
60
细辛
40 缺细辛
均<0.17%、相对峰面积的 RSD 均<2.95%(n=6),表明 20 0 当归
缺当归
供试品溶液在室温下放置24 h内稳定性良好。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时间/min
2.3.2 UPLC特征图谱建立及相似度评价
图2 清上蠲痛汤标准汤剂挥发油类成分的UPLC共有
取 15 批清上蠲痛汤(编号 S1~S15)饮片,先按
峰归属
“2.2.1”项下方法制备标准汤剂,再按“2.2.2(1)”项下方
法制备全方供试品溶液,最后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 2.4 UPLC 特征图谱中共有峰的 UPLC-Q-TOF/MS
测定,记录色谱图。将色谱图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 鉴定
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以S2样品的特征图谱作为 2.4.1 检测条件
参照图谱,设置时间窗宽度为0.1 min,采用中位数法,进 色谱条件同“2.1”项。质谱检测条件如下:离子源为
行多点校正和 Mark 峰匹配,得到 15 批样品的特征图谱 电喷雾离子源(ESI);干燥气温度为 300 ℃;流量为 8
及对照特征图谱(R);以对照特征图谱(R)为参照,计算 mL/min;雾化器压力为35 psi;正离子模式下毛细管电压
15 批清上蠲痛汤样品的相似度。结果显示,共得到 12 为4 000 V,毛细管出口电压为175 V,锥孔电压为65 V;
个共有峰;15 批样品的相似度在 0.949~0.997 之间,相 采用高分辨模式进行数据采集,质荷比(m/z)为 100~
似度较高。结果见图1。 2 000;雾化压力为5 psi。
F8(S)
640 F1F2 F3F4 F5 F6 F7 F9 F10 F11 F12 2.4.2 共有峰鉴定
600 R
560 S15 取“2.2.1(1)”项下全方供试品溶液(编号 S2),采用
520 S14
480 S13 UPLC-Q-TOF/MS法,按“2.4.1”项下条件进样检测,根据
440 S12
400 S10 质谱检测数据结合参考文献和化学数据库对清上蠲痛
信号/mV 360 S9 汤标准汤剂挥发油类成分共有峰进行快速鉴定。结果
320
S8
280
240 S7
200 S6 见表2。
160 S5
120 S4
80 S3 表 2 清上蠲痛汤标准汤中挥发油类成分共有峰UPLC-
40 S2
0 S1 Q-TOF/MS鉴定结果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时间/min 峰号 保留时间/min 化合物 分子式 m/z(正离子模式) 参考文献
图1 15批清上蠲痛汤标准汤剂挥发油的UPLC叠加特 1 4.498 氢化桂皮酸 C 9H 10O 2 151.075 3[M+H] + [3]
2 5.492 3,4,5-三甲氧基甲苯 C 10H 14O 3 183.101 2[M+H] + [3]
征图谱 3 7.231 2,3,5-三甲氧基甲苯 C 10H 14O 3 183.100 9[M+H] + [3]
4 8.076 洋川芎内酯F 207.101 5[M+H] + [4]
2.3.3 共有峰的归属 C 12H 14O 3
5 9.169 洋川芎内酯G C 12H 16O 3 209.114 6[M+H] + [5]
取清上蠲痛汤(编号S2)饮片,按“2.2.1”项下方法制 6 10.528 异香草醛 C 8H 8O 3 153.054 7[M+H] + [6]
备标准汤剂,再按“2.2.2(1)”项下方法制备全方供试品 7 11.257 细辛脑 C 12H 16O 3 209.117 0[M+H] + [7]
8 11.853 甲基丁香酚 179.106 1[M+H] + [8]
溶液;取酒当归、川芎、白芷、细辛、羌活、独活、防风、菊 C 11H 14O 2
9 12.864 洋川芎内酯A C 12H 16O 2 193.122 4[M+H] + [9]
花、蔓荆子、麸炒苍术、生姜 11 味含挥发油类成分的饮 10 14.835 Z-藁本内酯 C 12H 14O 2 191.106 9[M+H] + [10]
片,按“2.2.2(2)”项下方法制备各单味药供试品溶液,并 11 22.920 E-藁本内酯 C 12H 14O 2 191.106 7[M+H] + [10]
按“2.2.2(3)”项下方法制备缺味的各阴性制剂供试品溶 12 24.825 E-正丁烯基苯酞 C 12H 12O 2 191.106 6[M+H] + [10]
液。取上述 3 种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 2.5 GC-MS法分析清上蠲痛汤标准汤剂挥发油类成分
通过比对3种溶液的色谱图发现,清上蠲痛汤标准汤剂 2.5.1 供试品溶液制备
挥发油类成分的12个共有峰主要来源于当归、川芎、羌 取清上蠲痛汤(编号 S2)饮片,按“2.2.2(1)”项下方
活、细辛 4 味饮片。其中,1、4 号峰来源于羌活,2、3、5、 法制备清上蠲痛汤标准汤剂挥发油。精密吸取挥发油
· 1084 ·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9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