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中国药房》2024年7期
P. 71
发生率是否有差异,采用Log-rank检验计算P值。检验
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全院使用原研药和2021
水准α=0.05。 年6月至2023年6月全院使用仿制药共3 172例
剔除年龄<18岁的患者
2 结果 697例
使用伏立康唑且年龄≥18岁的患者
2.1 患者基本资料 2 475例
剔除住院天数<7 d的患者
295例
本研究共纳入患者436例,其中仿制药组223例,原 使用伏立康唑且住院天数≥7 d的
患者2 180例
研药组213例。研究对象筛选流程见图1。 剔除住院期间静脉途径给药或先后
使用伏立康唑原研药和仿制药的患
者1 526例
经基线数据比较,匹配前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低 单独使用伏立康唑原研药或仿制药片剂的
患者654例
剔除多器官功能衰竭、器官移植、肝
蛋白血症、恶性肿瘤、中性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缺 功能衰竭、肾功能3期以上、妊娠哺乳
期、新冠病毒感染患者104例
乏>10 d、使用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纳入患者550例
剔除疗程<3 d的患者
CVC)、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感染菌种、用药 34例
使用伏立康唑疗程≥3 d的患者
516例
剂量、合并用药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剔除伏立康唑预防用药患
者80例
经匹配后,最终纳入样本 190 对,再次比较上述基线情 使用伏立康唑且以治疗为目的的患
者436例
况,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 有效性评价
仿制药组 原研药组
匹配后仿制药与原研药有效性比较结果见表 2,其 223例 213例
中仿制药组共痊愈 119 例(62.63%),原研药组共痊愈 图1 患者筛选流程图
113 例(59.4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累计有效率的K-M曲线见图2。通
(P>0.05)。其中,仿制药组和原研药组的临床疗效有 过仿制药组与原研药组不同感染菌种、不同年龄段、肝
效率分别为 79.47% 和 75.79%,微生物清除率分别为 功能状况、肾功能状况,以及基础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
73.16% 和 68.9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 分层分析,发现两组的综合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K-M 计算累计有效率,Log-rank 检验两组 P 值为 0.592, (P>0.05),见表3。
表1 倾向性得分匹配前后仿制药组与原研药组患者基线情况比较
倾向性得分匹配前 倾向性得分匹配后
项目
仿制药组(n=223) 原研药组(n=213) P 仿制药组(n=190) 原研药组(n=190) P
男性/例(占比/%) 138(61.9) 132(62.0) 0.985 121(63.7) 121(63.7) 1.000
平均年龄(范围)/岁 58.74(18~92) 53.96(18~92) 0.002 58.04(18~92) 55.17(19~87) 0.107
体重(范围)/kg 56.31(32.5~100.0) 59.16(30.0~107.5) 0.009 56.86(33.0~100.0) 56.83(30.0~81.0) 0.977
高血压/例(占比/%) 71(31.8) 69(32.4) 0.901 59(31.1) 62(32.6) 0.741
糖尿病/例(占比/%) 42(18.8) 45(21.1) 0.549 39(20.5) 40(21.1) 0.899
冠心病/例(占比/%) 20(9.0) 21(9.9) 0.750 20(10.5) 22(11.6) 0.744
低蛋白血症/例(占比/%) 46(20.6) 14(6.6) <0.001 31(16.3) 24(12.6) 0.307
恶性肿瘤/例(占比/%) 43(19.3) 103(48.4) <0.001 41(21.6) 41(21.6) 1.000
吸烟史/例(占比/%) 69(30.9) 62(29.1) 0.676 58(30.5) 64(33.7) 0.510
酗酒史/例(占比/%) 40(17.9) 26(12.2) 0.095 34(17.9) 28(14.7) 0.405
平均体温(范围)/℃ 37.09(36.0~40.0) 37.04(36.0~41.0) 0.546 37.07(35.8~40.0) 37.27(36.0~40.0) 0.562
中性粒细胞缺乏/例(占比/%) 7(3.14) 28(13.15) 0.000 7(3.68) 9(4.74) 0.609
中性粒细胞缺乏>10 d/例(占比/%) 2(0.90) 14(6.57) 0.002 2(1.05) 2(1.05) 1.000
使用CVC/例(占比/%) 80(35.9) 54(25.4) 0.017 65(34.2) 69(36.3) 0.668
平均谷丙转氨酶水平(范围)/(U/L) 29.62(1~275) 25.3(1~137) 0.119 29.26(1~275) 28.42(5~121) 0.771
平均谷草转氨酶水平(范围)/(U/L) 30.79(8~140) 32.06(10~308) 0.590 30.32(9~140) 33.42(10~129) 0.132
平均TBil水平(范围)/(μmol/L) 12.05(1.8~280.3) 8.99(2.0~68.1) 0.028 10.34(1.8~70.1) 11.06(2.0~68.0) 0.481
平均血清肌酐水平(范围)/(μmol/L) 92.59(11~863) 90.15(18~578) 0.759 94.45(22~863) 86.67(19~359) 0.344
平均肌酐清除率水平(范围)/(mL/min) 89.05(5.75~755.06) 87.28(7.18~321.58) 0.774 84.32(5.75~444.99) 92.47(17.0~322.0) 0.207
细菌感染/例(占比/%) 160(71.7) 158(74.2) 0.568 135(71.1) 130(68.4) 0.577
真菌感染部位/例(占比/%)
肺部 189(84.8) 186(87.3) 0.439 161(84.7) 156(82.1) 0.490
消化道 16(7.2) 7(3.3) 0.069 12(6.3) 12(6.3) 1.000
泌尿道 20(9.0) 11(5.2) 0.122 16(8.4) 23(12.1) 0.237
其他部位 21(9.4) 28(13.1) 0.218 19(10.0) 26(13.7) 0.266
真菌感染菌种/例(占比/%)
念珠菌 90(40.4) 43(20.2) <0.001 75(39.5) 81(42.6) 0.532
曲霉菌 36(16.1) 8(3.8) <0.001 21(11.1) 26(13.7) 0.436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7期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7 · 8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