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5 - 《中国药房》2023年22期
P. 135

基酸代谢、能量代谢、肠道菌群代谢、一碳代谢和嘧啶代                          非监督和有监督的模式识别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
                                 [39]
          谢。阿不来提·阿合买提等 研究发现,维药溃结安对                           代谢数据库对结果进行生化解释;研究对象一般为通过
          UC大鼠和异常黏液质UC大鼠的干预效果显著,经结肠                          葡聚糖硫酸钠灌胃或 2,4,6-三硝基苯磺酸灌肠所得的
          组织形态学观察发现,异常黏液质 UC 溃结安干预组大                         UC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简单、快速、可复制性强                   [45―47] ,相
          鼠结肠恢复情况比 UC 溃结安干预组好;进一步经核磁                         比临床病例来说可以排除绝大部分其他影响因素,防止
          共振氢谱技术检测发现,与UC溃结安干预组比较,异常                          结果偏倚;检测样品以血液(血清、血浆)、粪便、结肠黏
          黏液质 UC 溃结安干预组大鼠血清中乳酸、丙氨酸含量                         膜组织等为主,具有容易获得、操作简单等优点;所研究
                                                     [40]
          更低,β-羟丁酸、丙酮酸、乙酰乙酸含量更高。Li 等 同                       的中药类型以复方尤其是经方居多,单味中药和中药单
          时研究了具有解毒作用的黄芩、大黄以及具有补益作用                           体的研究相对较少,这与中医临床治疗UC以经方为主,
          的人参、黄芪这4味药分别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急性                           同时根据辨证进行相应加减的情况相符合;部分研究也
          UC 大鼠症状和炎症介质的影响,以及肠道微生物和整                          会同时选用治疗UC的一线药物5-氨基水杨酸制剂与中
          体代谢的变化,虽然结果显示两种补益药和两种解毒药                           药进行疗效的对比观察。
          均能缓解UC症状,并可改善微生物和代谢紊乱,但补益                              现有代谢组学研究显示,中药复方、单味中药以及
          药更有效,并且具有更明显的微生物和代谢特征。                             中药单体治疗UC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内源性代
          2.3 中药单体                                           谢有关。相关代谢途径分析表明,中药调控的差异代谢
              中药单体即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用特                          物主要涉及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能量代谢等途径。
          性,是UC治疗新药研发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代谢组学                          氨基酸作为人体的主要营养物质,对生理病理活动有重
          研究的重点。色胺酮是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等中药的                           要的影响,肠道炎症会导致氨基酸代谢紊乱,UC状态下
          主要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菌、抗癌等药理作用。朱洁                          参与氨基酸代谢的物质将发生改变。研究发现,大部分
            [41]
          等 发现,色胺酮可以显著降低UC小鼠的DAI,减轻结                         氨基酸是肠道生长和维持黏膜完整性及屏障功能所必
          肠组织损伤,减少炎症细胞浸润,降低血清中促炎因子                           需的,可起到减少炎症、改善氧化应激和降低促炎因子
                                                                       [48]
          水平,升高抑炎因子水平;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显示,色胺                          水平的作用 ,因此氨基酸可能会被用作 UC 的诊断指
                                                                             [49]
          酮干预 UC 的机制可能与调节花生四烯酸代谢、色氨酸                         标及潜在治疗靶标 。炎症和脂质的关系十分密切,脂
          代谢、嘌呤代谢有关。肉桂醛是肉桂的主要生物活性                            质通过影响炎症反应、炎症介质而发挥抗炎或致炎作
          成分之一,具有杀菌、抗溃疡、加强胃肠道运动等作用。                          用,脂质代谢紊乱能够使炎症介质的产生和分泌出现异
                  [42]
          陈旭刚等 基于液质联用技术分析了肉桂醛给药后急                            常,而异常的炎症介质加重了脂质氧化,氧化磷脂、脂质
          性UC小鼠血清、结肠组织中差异代谢物水平,发现肉桂                          结构改变等又再次诱导细胞产生炎症介质,导致炎症相
                                                                          [50]
          醛可能通过改善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异                           关疾病的发生 。脂质代谢和信号转导在炎症中起重
                                                                                                  [51]
          常状态来发挥干预UC的作用。雷公藤甲素又称雷公藤                           要作用,可能对 IBD 的发生产生明显影响 。UC 的发
          内酯,是从雷公藤中分离得到的二萜类环氧化物,具有                           作与脂质代谢改变以及促炎分子和抗炎分子之间平衡
                                                                     [52]
          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对于类风湿关节炎、肾炎等自身                           受损有关 。炎症也会影响能量代谢,炎症过程需要消
          免疫性和炎症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马光朝等 检测                            化大量的能量来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免疫
                                                   [43]
          发现,给予雷公藤甲素后,UC 小鼠血清中的胆酸、牛磺                         细胞的激活、炎症组织中营养供应的减少以及缺氧均会
          胆酸、鹅去氧胆酸、瓜氨酸、胍基丁酸、氨基乙酸、顺乌头                         激活能量代谢途径的一系列信号通路,进而导致免疫耐
          酸等潜在差异代谢物有向正常水平回调的趋势,雷公藤                           受性下降甚至加重慢性炎症 ,因此 UC 患者的各类型
                                                                                      [53]
          甲素主要参与了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精氨酸和脯氨酸                           样本都存在能量失衡的情况,而调控能量代谢可能成为
          代谢等过程。小檗碱又名黄连素,是从中药黄连中分离                           UC 的辅助或支持治疗方法。另外,各种代谢不是彼此
          的一种季铵生物碱,是黄连抗菌的主要有效成分。Liao                         孤立的,其互相重叠、转化,协同发挥作用。由此可见,
            [44]
          等 建立了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 UC 大鼠模型,并对其                         中药通过调控机体内源性代谢物,作用于氨基酸代谢、
          尿液和粪便样品进行了代谢组学分析,发现小檗碱可以                           脂质代谢、能量代谢等诸多相关通路,从而抑制免疫炎
          改善UC大鼠代谢紊乱,主要与调节氨基酸代谢、嘌呤代                          症反应、改善氧化应激、降低肠道敏感性、调节肠道菌
          谢、维生素代谢、脂质代谢和柠檬酸盐循环等有关。                            群、修复肠道黏膜损伤,使机体恢复正常的代谢活动,对
          3 结语与展望                                            UC 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但相关代谢标志物还需进一
              本研究通过检索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查阅                      步筛选与验证。
          了近年来应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药治疗UC的相关文                               代谢组学从整个机体的动态代谢角度阐释了中药
          献,发现目前用于研究的代谢组学技术主要为质谱和核                           治疗 UC 的作用机制,为证实中药临床疗效提供了科学
          磁共振两大类,按需选择非靶向或靶向检测方法,结合                           依据。但中药治疗UC甚或其他疾病的代谢组学相关研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22期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22    · 2813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