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中国药房》2023年21期
P. 8
监控合理用药药品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严 (6)保障药品治疗效果:本《规则》通过规范药品处
格落实处方(医嘱)审核和处方(医嘱)点评制度,充分发 方(医嘱),提高药品治疗的有效性,降低患者的用药风
挥药师在临床用药指导方面的作用。为规范临床用药 险,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行为、促进合理用药,本文对《目录》中30种药品制定《国 2 《目录》中30种药品的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类型
家重点监控药品处方(医嘱)审核点评规则》(以下简称 《目录》中 30 种药品在审核点评中出现的常见不合
《规则》),旨在为医疗机构开展《目录》中药品的合理用 理用药问题类型如下。
药评价提供参考,进而实现国家重点监控药品的规范化 2.1 适应证不适宜
管理,促进医疗机构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处方中药品的使用与临床诊断、病理、病情、病因不
1 《规则》制定 符,可能导致药品无法发挥作用,甚至对患者产生不良
1.1 审核点评依据 影响。例如,抗菌药物的滥用可能导致耐药性的增加。
国家重点监控药品处方(医嘱)审核点评的主要依 2.2 用法、用量不适宜
据为《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医疗机构处 用法、用量不适宜指药品选用溶剂、单次剂量、给药
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医疗 频次、输注浓度与速率、使用疗程、特殊人群用药调整等
机构处方审核规范》(2018)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 使用不当的情况,具体如下:
布的法律法规,以及药品说明书、国家处方集和专业学 (1)溶剂选用不适宜:溶剂与药品存在配伍禁忌。
(协)会及临床专家认可的临床规范与指南、临床路径及 例如,某些药品只能用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溶剂却
专家共识等文献资料。 选择了5%葡萄糖注射液,这可能会降低药品稳定性。
1.2 制定方法 (2)单次剂量不适宜:单次用量过大或不足,超出允
本编写组由写作组、指导委员会、秘书组组成。写 许范围。
作组根据审核点评依据对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 (3)给药频次不适宜:频次过多或过少,超出允许范
类,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包括年龄、体重和肝肾功能 围或导致单日用量超出允许范围。
等因素)形成审核点评细则,经过2轮德尔菲法线上调查 (4)输注浓度不适宜:溶剂量过多或不足,导致输注
问卷研究,并通过2次专家线上会议充分讨论后整理形 浓度过低或过高。
成初稿,最后通过指导委员会对细则进行审核,形成最 (5)输注速率不适宜:速度过快。
终内容。形成后的审核点评细则可实现以患者为中心, (6)使用疗程不适宜:过短或过长,起不到治疗作用
并确保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适应证”部分已在 或产生了毒副作用。
[2]
《第二批国家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规范》中描述 ,本 (7)特殊人群用药不适宜:需调整用法、用量而未作
《规则》主要对《目录》中药品的正确配制、用法用量、用 调整。
药禁忌、联合用药及注意事项等进行展示。 (8)使用剂量不适宜:应取使用剂量范围偏小值而
1.3 主要特点 未作调整。
国家重点监控药品处方(医嘱)的审核点评规则强 (9)妊娠期妇女用药不适宜:根据治疗效果,应尽量
调了药品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以及合理性,旨 缩短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但未作调整。
在减少不合理用药,提高药品治疗的效果,降低患者的 (10)儿童患者用药不适宜:根据治疗效果,应尽量
用药风险。主要特点包括: 缩短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但未作调整。
(1)严格规范:本《规则》严格遵循国家药品监督管 (11)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不适宜:需根据肝、肾
理部门发布的相关规定、药品说明书、临床指南以及专 功能检测结果调整剂量,但未作调整。
家共识,确保药品处方(医嘱)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3 遴选药品不适宜
(2)以患者为中心:本《规则》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充 选用的药品虽与临床诊断相符,但可能因药品的剂
分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包括年龄、体重、肾功能等因 量、剂型、疗程、用法等不合适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素,以确保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例如,某些药品用于禁止使用该药的妊娠期或哺乳期妇
(3)强调个体化用药:本《规则》针对不同患者的个 女、儿童或婴幼儿、老年患者和肝肾功能异常者、有此类
体差异,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避免了药品剂量不适宜、 药品或其中某种成分过敏史或严重不良反应者,围手术
疗程不合理等问题。 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适宜,预防消化道黏膜
(4)联合用药风险控制:对于联合用药的情况,本 损伤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品种选择不适宜。
《规则》明确要求严格控制药品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产 2.4 给药途径不适宜
生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药品的给药途径不符合药品说明书和临床指南要
(5)持续监测与改进:本《规则》通过对药品处方(医 求或不适用于患者的实际情况,可能导致药品效果降低
嘱)的持续监测与点评,发现并纠正不合理用药现象,促 或产生不良反应。例如,对于需要静脉注射的药品,却
进临床医师的用药水平不断提高。 开成了口服给药;对于需要静脉滴注的药品开成了静脉
· 2562 ·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21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