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 - 《中国药房》2023年11期
P. 65
2.2 薄层色谱鉴别
2.2.1 半夏地上和地下部分的药材鉴别 取半夏地上
和地下部分粉末(过四号筛)各 1 g,加乙醇 10 mL,加热
回流 1 h,滤过,滤液浓缩至 0.5 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半夏对照药材 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按照
2020 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502 薄层色谱法”进
[10]
行实验 :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5 μL,分别点样于同一硅
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沸点60~90 ℃)-乙酸乙酯-丙
酮-甲酸(30∶6∶4∶0.5,V/V/V/V)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
1:精氨酸对照品;2:丙氨酸对照品;3:缬氨酸对照品;4:亮氨酸对
干,置于紫外光灯(波长365 nm)下检视,详见图1。结果
照品;5:半夏地上部分;6:半夏地下部分
显示,薄层色谱图中,在与半夏对照药材色谱图相应的 图2 半夏地上和地下部分中4种主要氨基酸的薄层色
位置上,半夏地上和地下部分均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且 谱图
地上部分较地下部分具有更为丰富的化学成分。 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芦丁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 1
mL 含 4 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按照 2020 年版
[10]
《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502薄层色谱法”进行实验 :
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5 μL,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
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10∶6∶1∶2,V/V/V/V)的
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再喷以1%甲醇溶
液(含 1% 亚硝酸钠),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详见图 3。
结果显示,薄层色谱图中,在与芦丁对照品色谱图相应
的位置上,半夏地上和地下部分均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半夏对照药材;2:半夏地上部分;3:半夏地下部分
图1 半夏对照药材与半夏地上、地下部分的薄层色
谱图
2.2.2 半夏地上和地下部分中 4 种主要氨基酸的鉴
别 取半夏地上和地下部分粉末各 1 g,加甲醇 10 mL,
加热回流30 min,滤过,滤液浓缩至0.5 mL,作为供试品
溶液。另取精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对照品各约
10 mg,精密称定,加 70% 甲醇制成每 1 mL 含各成分 1
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按照2020年版《中国 1:芦丁对照品;2:半夏地上部分;3:半夏地下部分
[10]
药典》(四部)通则“0502 薄层色谱法”进行实验 :吸取 图3 半夏地上和地下部分中芦丁的薄层色谱图
供试品溶液5 μL、对照品溶液1 μL,分别点样于同一硅 2.3 半夏地上和地下部分挥发油的GC图相似度分析
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8∶3∶1,V/V/V)为展 2.3.1 半夏地上和地下部分挥发油的提取 分别称取
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溶液,在105 ℃下加 半夏地上、地下部分粉末(过四号筛)各约10 g,置于100
热至斑点显色清晰,详见图 2。结果显示,薄层色谱图 mL锥形瓶中,加乙醚轻轻振摇提取5次(每次加乙醚20
中,在与精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对照品色谱图 mL),过滤,合并滤液。将滤液置于恒重后的蒸发皿中,
相应的位置上,半夏地上和地下部分均显相同颜色的 于通风橱中挥干乙醚。结果显示,半夏地上和地下部分
斑点。 分别得0.302 2、0.684 7 g淡黄色透明液体,有香味,符合
[11]
2.2.3 半夏地上和地下部分中芦丁的鉴别 取半夏地 挥发油外观性状 。将挥发油置于5 mL容量瓶中,加甲
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粉末(过四号筛)各 1 g,加甲醇 20 醇定容,再经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收集滤液,待测。
mL,超声(功率 300 W,频率 55 kHz)处理 10 min,静置 2.3.2 检测方法及条件 采用GC法进行检测。检测条
10 min 后滤过,滤液蒸干,加甲醇 1 mL 使残渣溶解,作 件如下:色谱柱为DB-WAX型石英毛细管柱(250 μm×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11期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11 · 13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