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中国药房》2022年22期
P. 28

(TT)、AT3(TT)、FGA(FIB)、EDN1(ET-1),构象分别为               3 讨论
          5NHU、3KCG、7MBO、2B5T、1FZD、1T7H;共得到炎症                    《伤寒论》中将外邪入血称作蓄血证,其病机一则为
          相关靶点5个,分别为CRP(CRP)、LITAF(TNF-α)、TNF                 瘀,二则为热,是太阳表邪不解,邪气入里化热,继而由
         (TNF- α)、SOD1(SOD)、SOD2(SOD),构 象 分 别 为               各种原因引起的瘀血与邪热互结的临床证候的统称。
          3PVN、AF-Q99732-F1-model-v2、2E7A、2XJK、1PL4。          目前,研究者多采用细菌或细菌内毒素(如LPS,属于中

          2.3.2 活性化合物的准备及分子对接 以“2.2.4”项下                      医的热邪、毒邪)干预的方法来复制蓄血证动物模型。
          鉴定出的辛温组、苦寒组药材成分为目标成分,将其                             研究表明,蓄血证与凝血功能、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故这
          CAS号输入TCMSP数据库(https://tcmsp-e.com)和Swiss           两项指标的检测是蓄血证诊断的重要依据 。
                                                                                                  [21]
          Target  Prediction 数 据 库(http://www. swisstargetpredic‐  本研究复制了瘀热互结的蓄血证大鼠模型,病理观
                                               [19]
          tion.ch/),以口服生物利用度≥30% 为标准 ,分别从辛                    察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表现出局部血液凝集的
          温组、苦寒组药材成分中筛选出可作为对接配体的成分                            瘀热互结现象。给予桃核承气汤及其药性拆分成分干
          13、17个。                                             预 后 ,全 方 组 和 辛 温 组 大 鼠 的 凝 血 指 标(PT、PTA、
              利用 Pymol 软件获取“2.3.1”项下受体的对接口袋                   APTT、FIB、TT、ET-1)全部得到明显改善,全方组和苦寒
          信息,使用 AutoDock Vina 软件进行对接并使用 TBtools               组大鼠炎症因子(CRP、TNF-α、SOD)的释放得到明显抑
          软件和 Pymol 软件绘制对接结果热图。结果(图 4)显                       制;结合离散度趋势分布分析和PLS-DA结果发现,该方
          示,配体与受体结合较好(即结合能≤-5.0 kcal/mol,                     化瘀的物质基础来自辛温组药材,泻热的物质基础来自
          1 kcal=4.186 kJ) 的辛温组成分有 10 个,苦寒组成分                 苦寒组药材,即辛温组、苦寒组为优势药性组。
                         [20]
          有13个。                                                   有研究指出,辛温之性药材可温经通脉以助化瘀,

                            结合能/(kcal/mol)          结合能/(kcal/mol)  能使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异常得以改善,是化瘀作
                               -5.0
           -8.40 -7.34 -7.24 -7.90 -8.50 -7.40  白果内酯  -7.80 -6.40 -7.90 -6.90 -8.30  芦荟大黄酸  -5.0
                               -6.0                    -5.5
           -9.80 -8.70 -7.40 -7.60 -9.00 -7.70  原花青素B1  -7.0  -8.70 -5.60 -7.90 -6.20 -8.00  去甲蟛蜞菊内酯  -6.0  用的表现;苦寒之性药材大多为疏下之药,既能清除里
                                                       -6.5
                               -8.0  -6.90 -6.10 -7.60 -6.50 -7.40  刺芒柄花素  -7.0
           -7.20 -8.80 -5.30 -8.20-10.10 -8.40  脱落酸  -5.70 -8.10 -5.40 -5.00 -5.50  尼泊金乙  -7.5
                               -9.0                    -8.0
           -6.40 -6.80 -5.70 -7.20 -7.30 -6.40  右旋奎宁酸  -10.0  -6.50 -9.10 -6.30 -5.60 -6.20  L-酪氨酸  -8.5  热 ,又 能 下 瘀 ,使 热 随 大 便 而 出 ,是 泻 热 效 应 的 表
                                                       -9.0
           -9.20 -6.00 -6.80 -6.40 -6.40 -6.30  二氢槲皮素  -11.0  -6.50 -9.10 -5.80 -5.80 -6.10  L-苯丙氨酸  -9.5  [22―23]
                                   -7.80 -5.80 -8.10 -6.70 -8.00  羟基芫花素  现  。为进一步明确辛温组化瘀和苦寒组泻热的物
           -6.50 -8.30 -5.20 -8.50 -8.60 -7.40  羟基酪醇
                                   -9.30 -5.70 -7.90 -7.30 -7.80  黄芩素
           -7.00 -5.80 -5.30 -5.70 -6.30 -5.80  对羟基肉桂酸  -8.40 -6.00 -8.10 -6.60 -8.40  大黄素  质基础,本研究采用 UPLC-Q-Exactive MS 技术从辛温
           -9.30 -6.00 -6.60 -6.90 -6.90 -6.10  甘草苷  -8.00 -6.20 -8.30 -6.40 -8.50  大黄素甲醚
                                   -7.10 -5.90 -7.30 -6.40 -7.50  黄豆黄素
           -7.00 -8.00 -5.30 -8.50 -8.40 -7.40  原儿茶酸          组中鉴定出 32 个化合物,从苦寒组中鉴定出 35 个化
                                   -5.90 -6.40 -5.50 -5.80 -5.60  松柏醛
           -9.20 -6.30 -6.80 -6.50 -6.40 -6.00  苦杏仁苷  -6.10 -6.20 -5.00 -5.10 -5.50  原儿茶醛
            F2     F9     F11   AT3  FGA EDN1  CRP LITAF TNF SOD1 SOD2  合物。随后,利用分子对接技术,最终筛选出结合能≤
               A.辛温组                   B.苦寒组                  -5.0 kcal/mol 的辛温组成分 10 个(脱落酸、羟基酪醇、
            图4 结合能≤≤--5.0 kcal/mol的分子对接结果热图
                                                              原花青素 B1 等)、苦寒组成分 13 个(黄芩素、芦荟大黄
              使用Pymol软件绘制出对接结合能最小的“成分-靶                       素、去甲蟛蜞菊内酯等),提示上述成分分别为两组“性-
          点”空间构象。以辛温组药材成分脱落酸(图5A)为例,                          效”相关的关键物质。
          其与凝血指标相关靶点FGA活性位点(1FZD构象)的氨                             笔者在研究中还发现,甘平组药物也显示出仅次于
          基酸残基 PHE-769 之间存在疏水作用,与氨基酸残基                        苦寒组的抗炎泻热效应。中医认为,平性药是药性平
          TRY-816、GLU-782、ASN-667之间存在氢键。以苦寒组                  和、作用力和缓、功效及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的一类药物;
          药材成分黄芩素(图 5B)为例,其与炎症指标相关靶点
                                                              现代研究认为,该类药物含有黄酮类、萜类、甾体类、糖
          CRP活性位点(3PVN构象)的氨基酸残基RPO-206之间                      类等成分,具有“双向适用,条件显性”的药性特点 。
                                                                                                           [24]
          存在π-π共轭,与氨基酸残基TRP-205、GLN-203之间存
                                                              但本研究仅结合药效学结果对优势药性组的成分进行
          在氢键。                                                了分析,并未考虑甘平组药材,也未考虑全方共煎的成
                                                              分变化,故有待后续研究予以完善,以进行更深层次的
                                                              药性与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参考文献
                                                              [ 1 ]  ZHANG J,GUO W N,LI Q,et al. Discriminant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properties based on holis‐
                                                                                      1
                 A.脱落酸和FGA               B.黄芩素和CRP                 tic  chemical  profiling  by  H-NMR  spectrometry[J].  Evid
                   图5 成分与靶点结合的空间构象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20,2020:3141340.


          · 2710 ·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22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22期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