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7 - 《中国药房》2022年20期
P. 137
路旁、河岸沙地及田野间,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辽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山东省中药饮片炮制
[53]
宁、河北、河南、山西、内蒙古、山东、安徽、江苏、云南、贵 规范(下)》载“去净杂质,抢水,洗去泥土,稍晾,切咀,
[54]
州、四川等地 ;《黄河三角洲自然湿地高等植物图志》 干燥” 。
[37]
记述,蒲公英主要分布于我国吉林、陕西、山东、青海、江 可见,蒲公英的古代炮制方法有酒制、制炭、净制
[38]
苏等地 。可见,蒲公英因其繁殖快速、生长旺盛的特 等,现代则以净制为主。其原因可能是,蒲公英根茎叶
点,产地分布较为广泛。 中的萜醇、酚类化合物及花中的酚酸、类黄酮物质均可
[55]
4 采收及加工炮制考证 从蒲公英生品中获得,净制品足以满足临床使用 。
4.1 采收 5 结语
蒲公英花期为 4-9 月,果期为 5-10 月。《本草纲 经考证,根据植物特征、形态色泽、音转,蒲公英有
目》引《庚辛玉册》云,“二月采花,三月采根,可制汞,伏 “黄花地丁”“羊奶奶草”“黄花郎”“蒲蒲丁”“凫公英”“仆
三黄”,指出蒲公英应在近花期采摘。除此之外,古代 公英”“白鼓丁”“鹁鸪英”等别名。据唐代本草描述,只
[9]
多数医家认为蒲公英应在阴历四、五月份采收,如《证类 能推断蒲公英为菊科植物;通过《本草图经》附图可初步
[39]
本草》云“四月、五月采之” ,《医学入门》曰“四月五月 确定蒲公英的基原植物为菊科植物蒲公英;明清时期对
[5]
采,洗净细锉用”,指出蒲公英应在花期采用。现代学 蒲公英的形态及性状有“如莴苣”“花如单瓣菊花”“花罢
者研究发现,野生蒲公英1年可采收2次,第1次为5-7 飞絮”“断之茎中有白汁”等详细描述;近现代学者对蒲
[40]
月,第2次以春季为宜 。《生药学》记载,蒲公英采摘“春 公英的植物分类学加以研究,提出应将蒲公英、碱地蒲
[41]
秋均可,一般于开花前或刚开花时连根挖出,晒干” 。 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定为蒲公英的药用基原。蒲公英
2015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规定,蒲公英应在“春至秋 产地分布较广,“平泽田园”及“田间路侧”皆可生长,主
[42]
季花初开时采挖” 。综上,现代药学著作认为蒲公英 产于江南、江北地区,而《本草纲目》所论述的“岭南绝
应于近花期采挖,药用部位为全草。 无”,经查阅相关著作后发现与实际情况不符。苦苣菜
4.2 加工炮制 因与蒲公英性状相似,有代替蒲公英药用的情况,二者
蒲公英的加工炮制最早记载于唐代的《新修本草》, 为同科不同属植物,不可混淆使用,其主要区别点是苦
[4]
曰“水煮汁饮之”,以生品水煎取汁饮用。明代《滇南本 苣菜之花叶茎相类而高硕,全株较长,枝梗较硬;蒲公英
[10]
草》提出,“酒煎蒲公英以疗乳汁不通” ;《丹溪心法》记 全株短小塌地,枝梗质轻脆,断之有白汁。古代本草著
载的“烧灰”为最早的蒲公英制炭方法 ;《上医本草》记 作指出蒲公英多在阴历四、五月份采收,现代药学著作
[43]
[44]
载,蒲公英“同忍冬藤煎汤,入少酒佐服” ,提出将蒲公 则基本认为蒲公英应在近花期采挖。蒲公英的古代炮
英与忍冬藤及少量酒同时煎煮;《寿世保元》记载,蒲公 制方法有净制、蜜制、酒制、制炭等多种炮制方式;随着
[45]
英的净制方法为“摘净切” ;《医学入门》细化蒲公英净 需求量的增大与炮制标准化的实施,现代蒲公英多以净
[5]
制法为“洗净细锉用”。清代《外科全生集(上)》记载, 制为主要炮制法。本文系统整理并考证了蒲公英的名
[46]
“炙脆存性;放瓦上炙枯黑,存性研末” ,指出将蒲公英 称、基原、产地、采收及加工炮制,希望可为其药用价值
置于瓦片上烧制至黑色,随后研制成粉末保存;《本草新 的进一步开发及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编》首次记载了蒲公英蜜制法——“水煮至浓膏,仆其 参考文献
[47]
蜜,牛皮膏化开,成膏切片” ,即将蒲公英以水煎煮,浓 [ 1 ] 曾昭龙,胡琼力,刘初容,等.实用临床中药学[M].郑州:
缩后加入蜂蜜制成膏状即可;《本经逢原》和《本草备要》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111.
关于蒲公英炮制的记载大致相同,均为“捣汁和酒 [ 2 ] 许先猛,董文宾,卢军,等 . 蒲公英的化学成分和功能特
[13,48]
服” ;《本草从新》记载了蒲公英的外敷法,即“入少酒 性的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9(7):
[49]
服、捣敷亦良” 。 1623-1627.
[ 3 ] 刘涓子 . 刘涓子鬼遗方[M].2 版 . 于文忠,龔慶宣,辑校 .
到了近现代,历版《中国药典》均记载了蒲公英的加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63.
工炮制方法。1963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记载,“拣去
[ 4 ] 苏敬.新修本草[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18.
[33]
杂质,洗净泥土,切段,晒干即得” ,即以净制法为主;
[ 5 ] 李梃 . 医学入门[M]. 金嫣莉,何源,乔占兵,校注 . 北京:
1977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修改了蒲公英的净制法,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200.
[50]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2010版《中国药典》(一
[ 6 ] 孙思邈.千金方[M].李春深,王朝闻,校注.天津:天津科
[51]
部)又将“晒干”改为“干燥” ,之后各版《中国药典》均 学技术出版社,2017:20.
沿用此法。《全国中药炮制规范》所载加工方法与《中国 [ 7 ] 苏颂 . 本草图经[M]. 尚志钧,曹天建,范源,辑校 . 合肥:
[52]
药典》大致相同 。各省/地方炮制规范对蒲公英的加工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1.
炮制均以净制为主,如《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载 [ 8 ] 寇宗奭.本草衍义[M].梁茂新,范颖,点评.北京:中国医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20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20 ·2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