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中国药房》2022年17期
P. 9
类精神药品使用管理小组,小组成员至少包括医务、药 上相关信息发生变更时,应及时按法规先变更纸质版
学、护理、保卫、信息等相关科室以及使用量较大的临床 《印鉴卡》信息,随后再变更电子版《印鉴卡》信息。
科室的部门负责人。 3.3.2 验收环节
3.1.2 日常管理部门 药库负责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入库验收,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管理小组下设办公 没有设置实体药库的医疗机构需设置虚拟药库。验收
室,作为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的日常管理部 入库时需清点至最小包装,验收记录时双人签字。专册
门。办公室设在医务部。 登记验收入库记录,并建议每个药品单独建立验收入库
3.1.3 工作职责 记录。验收入库记录使用统一格式,详见图1。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管理小组负责本医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验收入库记录账册
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临床使用及监督管 品名: 规格: 单位: 剂型: 生产单位: 供货单位:
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工作:(1)负责制定、修订医 日期 凭证号 购入数量 批号 有效期 质量情况 验收结论 验收人 保管人
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及管理的制度;
(2)负责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及管理的培训、
考核等;(3)负责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临 【填表说明】
1.日期栏填写验收当天的日期
床合理使用的监督管理;(4)每半年至少组织1次针对相 2.凭证号即供货单位随货同行单号
3.质量情况栏填写验收实际情况,如“完好”“破损”“短缺”等
关部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及管理环节的检
4.验收结论栏填写“合格”或“不合格”
查、督导 。 5.验收人、保管人不能是同一人
[7]
3.2 培训和授权 图 1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验收入库记录账册示
3.2.1 组织部门 例图
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由该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 医疗机构也可使用电子入库验收记录表,但其登记
类精神药品使用管理小组负责组织麻醉药品、第一类精 内容应包含本共识验收入库记录账册(图 1)中登记内
神药品的相关培训;二级以下医疗机构由所在地卫生健 容。在电子入库验收记录表中,验收人和保管人可以采
康局负责。 用电子签名,但电子签名需获得权威认证机构认证 。
[9]
3.2.2 培训对象 电子入库验收记录表不能随意修改,即使需要修改,也
涉及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及管理的人 要求可在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员,至少包括医师、药师、护士以及医务部、护理部、保卫 HIS)中查到原始记录。电子入库验收记录表和纸质验
科等相关管理部门人员。 收记录表的保存期限应当自药品有效期期满之日起不
3.2.3 培训周期 少于5年。
每年至少组织 1 次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 3.3.3 储存环节
及管理的培训、考核。 (1)三级管理: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
3.2.4 授权 实行三级管理。其中,一级为药库,二级为药房,三级为
对于参加培训且考核合格的人员,由医务部负责授 临床科室(包括病区、手术室、诊疗室等)。
予医师处方权、药师调剂权或者审方权,由护理部授予 (2)基数管理:药库、药房和备用麻醉药品、第一类
护士给药权。授权3年内有效。授权期满后,相关人员 精神药品的临床科室必须实行基数管理,并根据药品使
重新接受培训并考核合格后,重新申请授权。 用情况定期评估、更新备用药品基数。药库根据近年来
3.2.5 培训内容 全院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合理设置基数
培训内容应有针对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上限和下限。药库基数由药库管理员提出申请,药学部
与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及管理相关的法律法 门审核,然后上报分管院领导审批同意后执行。药房根
规;(2)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 据全院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合理设置
最新的指南等;(3)本区域/本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 备用基数。药房基数由药房负责人提出申请,药学部门
精神药品的使用及管理制度、标准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 审核同意后按基数请领药品。备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
3.3 关键环节管理 神药品的临床科室根据业务开展需要合理设置备用基
3.3.1 采购环节 数。临床科室基数由科室负责人提出申请,报药学部、
医疗机构凭电子版《印鉴卡》在“医疗机构印鉴卡系 护理部、医务部审核同意后按基数请领药品。
统”平台上采购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纸质版《印 (3)出入库专用账册登记要求:医疗机构药库、药房
鉴卡》仅作为医疗机构采购药品的凭证。如果《印鉴卡》 和备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临床科室,应分别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17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17 ·2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