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中国药房》2022年12期
P. 31

(质量浓度分别为25、50、100、200、400 μg/mL,取“2.4.1”
           6
                                                           项下样品母液,用含5%FBS的DMEM高糖培养基稀释
           4
                                                           而得,质量浓度参考前期预实验设置),每孔100 μL。继
           2
           0                                               续培养 24 h 后,按 50 μL/孔加入 1 mg/mL 的 MTT 溶液;
         t[2]  -2                                          继续培养 4 h 后,弃去上清液,每孔加入 DMSO 100 μL,
          -4                                               采用酶标仪于 490 nm 波长下检测各孔的吸光度(A)
          -6
                                                           值,并按下式计算细胞存活率(%):细胞存活率(%)=
          -8
           -10  -8  -6   -4  -2   0   2   4   6    8       (A 给药组/A 空白对照组)×100%。结果显示,经 25~400 μg/mL
                                 t[1]                      的提取物作用24 h后,各给药组细胞的平均存活率均大
              图2 5批条芩和5批枯芩的PCA得分图                          于97%,表明各质量浓度的条芩和枯芩提取物对细胞均
                                                           无毒性,详见表3。
           0.4                                             表3    不同质量浓度提取物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x±±s,
           0.3
                                                                 n=6,%%)
           0.2
                                                            编号   25 μg/mL  50 μg/mL  100 μg/mL  200 μg/mL  400 μg/mL
           0.1
         p[2]  0                                            K1  113.72±5.02  117.75±4.28  129.27±1.14  140.65±1.96  132.10±4.07
                                                            K2  114.98±2.55  118.19±7.23  126.65±12.32  134.17±3.56  134.29±3.97
          -0.1
                                                            K3  131.53±2.78  126.19±5.11  117.66±9.75  127.74±2.12  99.98±5.77
          -0.2
                                                            K4  109.76±5.24  117.65±9.52  122.04±4.45  137.75±3.32  127.15±2.81
          -0.3                                              K5  117.12±2.32  118.58±3.98  121.99±6.89  124.20±4.73  115.27±9.03
            -0.3  -0.2  -0.1   0     0.1  0.2   0.3
                               p[1]                         T12  105.88±6.57  102.83±0.77  112.18±2.50  132.00±1.79  136.60±4.63
                                                            T13  118.30±4.16  116.23±3.07  117.49±5.59  126.98±2.51  127.08±9.61
                  图3   15个共有峰的PCA 载荷图                       T14  98.91±2.35  97.72±3.24  106.91±1.71  115.66±1.60  130.55±5.50
        量对分类的贡献率较大,为组间特征性成分 。本研究                            T15  108.39±3.08  108.45±2.14  113.36±2.46  127.67±4.28  130.51±2.01
                                              [14]
                                                            T16  104.54±3.37  104.70±1.26  104.61±2.35  120.99±1.54  126.62±3.09
        以VIP值>1为标准筛选影响条芩和枯芩质量的差异标
                                                           2.4.3 NO 抑制率的测定         取对数生长期的 RAW264.7
        志物。结果显示,共有8个峰的VIP值>1,依次为峰14、
                                                                        6
                                                           细胞,按1.0×10 个/mL接种于96孔板中,培养24 h后,弃
        12、15、6、10、13、11、4,表明这 8 个峰对应的成分可能是
        影响条芩和枯芩质量的差异标志物。结果见图4。                             去上清液。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PS模型组和给药
                                                           组,每组设置 4 个复孔。空白对照组加入含 5%FBS 的
                                                           DMEM高糖培养基,LPS模型组加入含500 ng/mL LPS、
           2.0
                                                           5%FBS 的 DMEM 高糖培养基 ,给药组加入 50 μg/mL
                                                                                      [15]
           1.5
                                                           样品溶液(质量浓度根据前期预实验和“2.4.2”项下实验
         VIP值  1.0                                         结果设置),每孔100 μL。继续培养24 h后,取每孔上清
                                                           液50 μL,接种至新的96孔板中,根据NO检测试剂盒说
           0.5
                                                           明书进行操作,采用酶标仪于540 nm波长下检测各孔的
            0
                                                           A 值,采用格里斯法计算 NO 含量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
          -0.5
               14  12  15  6  10  13  11  4  1  3  9  8  5  2  7  NO释放量,再按下式计算NO抑制率:NO抑制率(%)=
                                 峰号                        (NO 释放量 LPS 模型组-NO 释放量 给药组)/NO 释放量 LPS 模型组×
                    图4 15个共有峰的VIP值                         100%。采用 GraphPad Prism 8.0 软件进行分析,数据均
        2.4 抗炎活性的测定                                        以 x±s 表示,采用 t 检验,检验水准α=0.05。采用
        2.4.1  提取物和样品母液的制备            取条芩、枯芩饮片各            GraphPad Prism 8.0 软件计算各样品的半数有效浓度
        约 30 g,加入 10 倍量的 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 2 h,滤                (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 )。
        过,取滤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冷冻干燥,制得各饮片                              测定结果显示,50 μg/mL 枯芩提取物的 NO 抑制率
        样品的提取物冻干粉(得率为 47%~52%)。称取各                         为 62.14%~71.13%,条芩提取物为 39.52%~50.19%,
        冻干粉 10 mg,加 DMSO 溶解,制成质量浓度均为 200                   前者的平均值显著高于后者(P<0.05);枯芩提取物的
        mg/mL(以提取物质量计)的样品母液,备用。                            EC50为18.81~34.10 μg/mL,条芩提取物为46.67~68.34
        2.4.2  细胞毒性评价       采用MTT法进行检测。取对数                 μg/mL,前者的平均值显著低于后者(P<0.05)。结果见
        生长期的RAW264.7细胞,按1.0×10 个/mL接种于96孔                  表4。
                                       6
        板中,置于 37 ℃、5%CO2培养箱中培养 24 h(培养条件                   2.4.4 IL-6、IL-1β抑制率的测定          取对数生长期的
                                                                                  6
        下同)后,弃去上清液。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给药                           RAW264.7 细胞,按 1.0×10 个/mL 接种于 96 孔板中,培
        组,每组设置 6 个复孔。空白对照组加入含 5%FBS 的                      养 24 h 后,弃去上清液。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PS
        DMEM 高糖培养基,给药组加入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                          模型组和给药组,每组设置4个复孔。空白对照组加入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12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12  ·1433 ·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