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中国药房》2022年3期
P. 8

多重领导者角色等 。针对上述种种关键治理问题,我                            1.1.1  动力机制     跨部门合作需要一定的起始条件为
                         [3]
        国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层面都处于起步探索阶                              其提供动力,如发起并确保为治理活动提供支持的领导
        段。已有研究多集中于对药品安全治理逻辑及公共价                             者、资源稀缺或信息不对称引发的相互依赖、结果激励
                                                              [9]
        值的理论描述和探讨,虽然具有一定启发性,但未能揭                            等 。药品安全监管资源稀缺是各国普遍存在的事实,
        示新形势下我国药品安全治理改革的方向和具体路径,                            随着现代社会药品生产链的不断延长、消费的日益多元
        这就削弱了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和影响力。鉴于此,本                            化,药品安全风险控制的难度只会日益加大,监管部门、
        文的核心命题是以治理理论和政策实践为基础对我国                             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等必须充分协调和整合自身资源
                                                                                                         [10]
        药品安全治理行动框架进行构建,阐明不同治理阶段应                            以共同应对,在这一过程中寻求共识并达成共同使命 。
        当突破的重点问题或障碍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                              这就需要领导者为治理提供保障,增进利益相关者之间
                                                                                                     [11]
        1 中国药品安全治理的理论框架构建                                   的信任关系,方能激励跨部门合作活动顺利开展 。
                                                            1.1.2  共享机制     治理语境下的跨部门合作表现为特
        1.1 药品安全跨部门合作治理的理论机制
                                                            定制度环境中的一系列共享行为,包括共享信息、资源
            作为一般性术语理解,治理通常是指公共部门、私
                                                            及行动、权力等 。制度环境是指药品安全治理的基本
                                                                         [12]
        人部门或公私部门之间的治理行为。以集体行动为背
                                                            规程和行为准则,能为跨部门合作提供正当性,减少合
        景,治理被定义为“通过共同确定规范和规则以指引个
                                                            作冲突、中断或失败的可能 。随着合作的深入,治理
                                                                                    [13]
        人和集体的行为”。Agranoff 等 认为,治理是有关集
                        [4]
                                     [5]
                                                            主体对于跨部门合作的归属感及其相互理解和信任程
        体决策的规则和形式,其偏重的机制不是政府权威,而
                                                            度将不断提高,逐渐对彼此间的关系产生新的认识,进
        是以共同目标为基础建立的自我管理网络。Bryson等                     [6]
                                                            而成为高度相互依赖、朝着公共目标共同行动的有机
        提出,治理是一套促进合作伙伴关系或制度得以维系的
                                                            整体。
        协调监督活动。Emerson 等 在区分对抗主义与管理主
                                [7]
                                                            1.1.3  效能与反馈机制        效能既指行为目的、手段方式
        义两种决策模式后指出,治理是“公共政策决策与管理
                                                            的正确性,也指结果的有利性,表现为治理行为与治理
        的过程和结构,其核心在于建立制度化的共同决策程
                                                            任务目标间的匹配程度,效能高低体现着整个治理体系
        序”。可无论如何表述,治理的核心始终是超越对于传
                                                            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反馈机制则指通过监督反
                                                                                  [14]
        统公共管理者或行政部门的关注,通过正式且清晰的制
                                                            馈获得治理行为信息并施加影响力,以纠正治理行为的
        度安排,引导企业、社会组织、专家、公众等多元主体参                                 [15]
                                                           “偏差” 。跨部门合作在整合个人和组织优势的基础
        与,为提高公共决策和服务供给效能寻求更广泛的跨部                            上,若能找寻到克服或弥补个人及组织劣势的方法,则
        门合作(cross-sector collaboration)形式。且这种跨部门            最有可能创造公共价值,也就是产生治理效能。这些效
        合作并非劳动要素的简单组合,而是通过创造一种新的                            能都会反馈到跨部门合作的过程中,从而促进一种良性
        共同行动能力,以克服各方独立行动的局限性和潜在的                            治理循环的形成。
        失败风险。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外已开始倡导通                       1.2  多阶段药品安全治理行动框架构建
        过跨部门合作的方式解决公共管理难题。回顾美国 20                           1.2.1  构建过程及结果        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本
        世纪后半叶的成就清单可以发现,其在食品药品安全、                            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调查法分析了 18 名业内专家对
        社区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诸多成就都是由地方政府、企                            于药品安全治理的认知(由于药品安全治理是具有较高
                                     [8]
        业和非营利组织共同努力实现的 。基于上述理论和政                            专业性的研究主题,因此本研究选择的访谈对象均为具
        策实践,本文构建了药品安全跨部门合作治理机制框架                            有一定知识积累的行政官员或专家学者,主要来自国家
        (图 1),并阐述将跨部门合作转化为药品安全治理效能                          及地方药品监管机构、高校与科研院所等);再结合“十
        的机制。                                                四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的目标和要求,基于发展的视
                                                            角构建了“3 个阶段+1 个培育期”的药品安全治理行动
                                                            框架(图 2),这也是依照我国实际情况和改革需求设
                                                            计的。







                                                                图2 发展视角下我国药品安全治理行动框架
                                                            1.2.2  结果解释     我国药品安全治理面临着相当复杂
               图1   药品安全跨部门合作治理机制框架                         的制约因素,包括尚不规范的产销秩序、相对缺失的诚


        ·258 ·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3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3期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