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7 - 《中国药房》2021年24期
P. 127

发生转移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其上皮-间充质转化,故抑                           Notch1和Notch2产生负调控作用,从而抑制神经胶质瘤
        制上皮-间充质转化可有效减缓或阻止肿瘤细胞扩散,                           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诱导其凋亡。由此可见,Notch 信
        从而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为临床癌症治疗创造                           号通路可以与miRNAs串联起来,为癌症的治疗提供新
            [19]
        机会 。胰腺癌素有“癌症之王”的称号,针对这一恶性                          思路。
                            [20]
        程度极高的癌症,Pei等 研究发现,川楝素可以有效降                         5.4 Wnt/β-联蛋白
        低肿瘤细胞的活力,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和生长,且上                               Wnt/β-联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是介导肿瘤细胞
        述作用有浓度依赖性;同时,该团队发现,川楝素可下调                          众多生命活动(包括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转移、侵袭
        肿瘤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的有效诱导剂——转化                           和遗传稳定性)的必经途径 。川楝素可作用于κ阿片
                                                                                   [30]
        生长因子β的表达,从而减缓胰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                          受体并使其释放抑制性G蛋白,G蛋白与腺苷酸环化酶
        化进程,阻止胰腺癌快速扩散。有研究者在针对人卵巢                           结合后可抑制细胞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的产生,进
        癌细胞的实验中证实,川楝素对核因子κB/锌指转录因                          而影响β-catenin 的表达水平,使 Wnt/β-catenin 信号转导
        子Snail信号通路所介导的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存在抑                        受阻,最终诱导 HEK293T、HCT116、DLD-1、SW620 等
        制作用,提示这一作用可能是阻止人卵巢癌细胞迁移和                           多种结直肠癌细胞凋亡 。Yang等 研究表明,川楝素
                                                                                          [32]
                                                                                [31]
        侵袭的有效途径 。
                      [21]
                                                           作用于人肝癌细胞 MHCC97-L 和 SK-Hep-1 后,可通过
        5 调控信号通路及相关因子                                      促进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体轴抑制蛋白1、酪氨酸激
        5.1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                                   酶Ⅰ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复合物的表达来加速β-catenin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 3(STAT3)是 STAT 家族
                                                           的降解,还可以通过阻断蛋白酪氨酸激酶2/STAT3以及
        成员之一,与肿瘤细胞各个阶段的生长和转移有着密切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进而阻止β-catenin的核转位,最
                                             [23]
                                 [22]
        联系,是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 。Zhang等 研究发现,
                                                           终达到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和迁移的目的。
        川楝素是高效的STAT3抑制剂,能选择性地使磷酸化的                         6 逆转肿瘤细胞耐药
        STAT3失活;该团队在进行分子对接和表面等离子体共
                                                               患者化疗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肿瘤细胞
        振分析后发现,川楝素可直接与STAT3的SH2结构域结
                                                           是否具有多药耐药性,因此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成为了决
        合,抑制 STAT3 二聚体化,阻碍 STAT3 和表皮生长因子
                                                                            [33]
                                                           定疗效的关键所在 。多柔比星是临床常用的化疗药
        受体复合物的形成;在随后进行的人骨肉瘤 143B 细胞
                                                                                    [34]
                                                           物,但容易产生耐药性。王凯 研究证明,P-糖蛋白过度
        裸鼠移植瘤模型研究中,川楝素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
                                                           表达后可以降低人乳腺癌 MCF-7 细胞内多柔比星的浓
        并可显著抑制骨肉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更有意义的
                                                           度,从而引起多药耐药;而川楝素可抑制耐多柔比星
        是,在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中,川楝素对人源肿瘤细
                                                           MCF-7细胞中过表达的P-糖蛋白,同时还可抑制耐药细
        胞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川楝素可
                                                           胞中过度激活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的活性,从而多方位
        能是骨肉瘤治疗的潜在候选物。
                                                           实现对 MCF-7 细胞耐药的逆转。随后,Wang 等 进一
                                                                                                     [35]
        5.2  p53蛋白
                                                           步研究发现,川楝素具有下调耐多柔比星MCF-7细胞中
            p53 蛋白是最早被发现的肿瘤抑制因子之一,其对
        肿瘤细胞有多方面的抑制作用,包括抑制肿瘤细胞血管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 B1 表达的作用,进一步强调
        生成、阻滞细胞周期等 。Cao等 研究证明,10 nmol/L                    了川楝素可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 3 激酶/蛋白激酶 B 信
                                    [25]
                           [24]
        的川楝素即可通过激活 p53 来诱导人/大鼠脑胶质瘤                         号通路来逆转耐药。雷戈拉非尼是一种多激酶抑制剂,
        U87、C6 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同时,川楝素也可抑制                       可用于索拉非尼治疗失败后肝细胞癌的二线治疗,但在
                                                                                         [36]
        异种移植模型裸鼠体内肿瘤细胞的生长。田云鹏等                        [26]  治疗过程中会产生耐药。Yang 等 研究了川楝素和雷
        研究发现,川楝子水提物可抑制人肺癌 A549 细胞的增                        戈拉非尼联合使用对人肝癌MHCC97-L细胞的影响,发
        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 p53 蛋白表达上调有关。可                        现川楝素和雷戈拉非尼联用可协同抑制 MHCC97-L 细
        见,p53 蛋白可作为肿瘤细胞对川楝素敏感的预测标                          胞的增殖和迁移,同时含 WW 结构域的氧化还原酶
        志物。                                                (WWOX)的上调在川楝素和雷戈拉非尼联合处理的
        5.3 微小RNA和Notch                                    MHCC97-L细胞生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研究还
            微小RNA(miRNAs)具有抑癌基因或原癌基因的功                     发现,川楝素和雷戈拉非尼联合处理可抑制STAT3的磷
        能,能够下调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 。Notch 信号通路                        酸化和蓬乱蛋白 2 的表达,可通过促进糖原合成酶激
                                      [27]
        是一条进化十分保守的信号转导系统,在胃癌、结肠癌                           酶 3β的磷酸化而负调控β-catenin 的活性;此外,川楝素
        等多种癌症的发展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 。Wang 等                     [29]  和雷戈拉非尼联合还可以显著抑制核内蛋白的表达,包
                                           [28]
        研究发现,川楝素可能通过上调 miR-608 的表达而对                       括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 c-myc;体内异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24期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24  ·3061 ·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