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中国药房》2021年第9期
P. 104
·综述·
接骨木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Δ
*
李巧月 ,李莲慧,李大山,邵立东,王 葳,王文静(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昆明 650500)
#
中图分类号 R284;R28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1)09-1118-13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1.09.16
摘 要 目的:综述接骨木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研究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在查阅历代古
籍的基础上,结合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SciFinder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接骨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相
关研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接骨木属植物主要有血满草Sambucus adnata、接骨草S. chinensis、接骨木S. williamsii、西伯利亚
接骨木S. sibiruca、西洋接骨木S. nigra以及S. ebulus、S. javanica等,其所含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萜类、苯丙素类、酚及酚苷
类、甾体类、生物碱类、糖及糖苷类、氰苷类化合物等。接骨木属植物中的异槲皮苷、(7R,8S)-ficusal、(7R,8S)-肥牛木素、(7R,8S)-
脱氢二松柏醇、Samwinol、绿原酸等成分具有促进成骨及骨折愈合的作用;莫诺苷、熊果酸、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Sambulin A、
Sambulin B 等成分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等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落叶松树脂醇、Berchemol、(7αH,8′α
H)-4,4′,8α,9-四羟基-3,3′-二甲氧基-7,9′-环氧木脂素等成分具有抗真菌作用;绿原酸、反式咖啡酸等成分具有抗病毒作用;槲皮
素、山柰酚、熊果酸等成分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作用。
关键词 接骨木属;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忍冬科接骨木属(Sambucus L.)植物在全世界有 20 大多具有促进成骨、抗氧化、降血脂和抗炎等多种药理
余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本土的 活性 [5-7] 。目前,从接骨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了 35 个黄
[1]
接骨木属植物有4~5种,另从国外引种栽培了1~2种 。 酮类化合物,包括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等类型(表 1、
常见的接骨木属植物有血满草 S. adnata、接骨草 S. chi- 图1)。
nensis、接骨木S. williamsii、西伯利亚接骨木S. sibiruca、 1.2 萜类化合物
西洋接骨木S. nigra以及S. ebulus、S. javanica等 [1-3] 。 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常常根据分子结构
[17]
接骨木属植物是我国民间常用草药,尤其是彝族、 中异戊二烯的数目进行分类 。据研究报道,三萜类化
苗族、傣族和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习用药物。其广泛用 合物具有抗炎镇痛、降血脂和降血糖的药理活性 [7,18-19] ;
[20]
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黄疸、荨麻疹和水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活性 ;倍半萜类化合物具
[2]
肿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接骨木属植物具有抗骨质 有神经保护、抗氧化、抗炎、抗血小板聚集和促进骨折愈
[21]
疏松、抗病毒、抗炎、镇痛、抗肿瘤、抗氧化和抗艾滋病等 合等药理活性 。迄今为止,从接骨木属植物中分离得
[4]
活性 。该属植物化学成分丰富,主要含有黄酮类、三萜 到了51个萜类化合物,分别属于三萜类、环烯醚萜类和
类、环烯醚萜类、酚酸类、木脂素类、氰苷类及挥发油类等。 倍半萜类(表 2、图 2)。
本文在查阅历代古籍的基础上,结合检索中国知 1.3 苯丙素类化合物
网、万方数据、维普、SciFinder 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 苯丙素类化合物是指基本母核具有1个或多个C6-
总结了近 10 年来接骨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以及其在促 C3单元的天然有机化合物。据研究报道,苯丙素类化合
进成骨及骨折愈合、抗炎、镇痛、抗氧化等方面的药理作 物具有促进成骨、抗真菌的药理活性 [30,34-35] 。目前,从接
用研究进展,重点对相关报道较多的化合物的药理活性 骨木属植物中提取分离得到了56个苯丙素类化合物,分
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以期为该属植物的进 别属于简单苯丙素类、香豆素类和木脂素类(表3、图3)。
一步研究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1.4 酚及酚苷类化合物
1 接骨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 酚类化合物系指芳烃的含羟基衍生物,是植物体内
1.1 黄酮类化合物 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特殊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且具有多 的芳香气味;酚苷类化合物系指苷元分子中的酚羟基与
样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据研究报道,黄酮类化合物 糖的端基碳原子缩合而成的苷。据研究报道,酚类化合
[7]
物具有降血压和降血脂的药理活性 ;酚苷类化合物具
Δ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660716);云南省 有抗氧化、抗炎、抗细胞凋亡、抑制兴奋性损伤、减缓自
科技计划项目[No.2017FF117(-021)]
[40]
噬、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药理活性 。目前,从接骨木属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化学。E-mail:2575156213@qq.
植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酚及酚苷类化合物(表4、图4)。
com
1.5 甾体类化合物
# 通信作者: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药活性成分与质量评价。
E-mail:notoww@163.com 甾体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具有环
·1118 ·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9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