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中国药房》2021年5期
P. 86

表2 不同产地阳春砂及其混伪品的微性状特征比较                           层单位鉴定中药饮片真伪优劣和是否掺有杂质的检验
        Tab 2 Comparison of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与检测手段,但其传统的眼观、手摸、鼻闻、口尝等方法
                A. villosum from different habitats and its  需要鉴定者具有长期丰富的经验,且鉴定标准通常没有
                adulterants                                 确切的定量描述,因此在鉴别易混淆饮片时有较大的局
             外果皮                             内果皮            限性;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是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鉴
        样品编号         皮刺           非腺毛             内果皮油点
              颜色                              颜色
        S1   红棕色  红棕色,长刺状,致密  果柄、果蒂两端丰富,果皮上稀少  淡黄色  淡黄色,致密  定方法,需要有植物解剖、显微切片、植物显微、理化鉴
        S2   淡紫色  淡红棕色、淡紫色,长刺 果柄、果蒂两端丰富,果皮上稀少  淡黄白色 淡黄色,致密  定知识,方法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复杂性,基层单位难以
                  状,致密
        S3   紫色   紫色,长刺状,致密  果柄、果蒂两端丰富,果皮上较丰富 红棕色  红棕色,致密   普及。中药微性状鉴定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以植物学界
        S4   淡红棕色 紫色,长刺状,致密  果柄、果蒂两端丰富,果皮上较丰富 淡黄色  红棕色,致密   微形态学研究为理论基础的方法,操作简单而迅速,基
        S5   棕色   黄色、局部紫色,长刺状, 果柄、果蒂两端丰富,果皮上稀少  黄棕色  黄色,致密  层的药监药检人员容易掌握,且检测设备成本较低,是
                  致密
                                                                                [17]
        S6(伪品) 棕色  黄色、紫色,长刺状,致密 果柄、果蒂两端丰富,果皮上较丰富 棕色  棕色,致密  切实可用的中药快检法 。
        S7(伪品) 紫色  紫色,长刺状,稀疏  果柄、果蒂两端丰富,果皮上稀少  棕色  棕色,致密        本试验收集了来自国内外药材市场和砂仁种植基
        S8(伪品) 棕色  棕色、紫色,长刺状,致密 果柄、果蒂两端丰富,果皮上稀少  棕色  红棕色,致密  地的9份样品,产地分别为广东阳春,福建南平,云南普
        S9(伪品) 棕色  棕色,长刺状,较稀疏  果柄、果蒂两端丰富,果皮上稀少  淡黄色  无
                                                            洱、西双版纳,广西靖西、武鸣以及老挝、缅甸等地。经
        号 S1、S2、S4、S5)的宽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过性状鉴定,采集样品分别为阳春砂 A. villosum Lour.、
        0.05)。
                                                            红壳砂仁A. aurantiacum H. T. Tsai et S. W. Zhao、绿壳砂
            经LSD检验,广东阳春产阳春砂(编号S3)、云南普
                                                            A. villosum Lour. var. xanthioides T. L. Wu et Senjen 以及
        洱产阳春砂(编号S4)和老挝产红壳砂仁(编号S7)的内
                                                            豆蔻属某砂仁品种。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不同产地阳春
        果皮油点直径均显著大于广西靖西产阳春砂(编号S1)、
                                                            砂及其混伪品的外表面微性状特征差异明显,考虑应受
        福建产阳春砂(编号 S2)、老挝产未知品种伪品(编号
                                                            不同种属因素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种植环境(如气候、温
        S6)和云南西双版纳产绿壳砂(编号 S8),差异均有统计                        度、湿度、阳光照射、土壤成分含量等因素)影响。除此
        学意义(P<0.05)。                                        以外,阳春砂表面颜色的差异有可能还受到干燥方法等
            以上统计结果表明,虽然样品长度无差异,但从样                          的影响——不同的干燥方法、加热温度、光照强度等均
        品宽度和内果皮油点直径,结合前述微性状特征可以区                            可能使果实外表面颜色发生变化,产生褪色、变色等
        分不同产地阳春砂及其混伪品。                                      现象。
        4 讨论                                                    样品微性状量化值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道地产

            目前对阳春砂及其混伪品的鉴定方法研究多见于                           区广东阳春所产阳春砂的宽度值较小,与其他产地阳春
                 [16]
        基源鉴定 、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其中,原                           砂的宽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
        植物(动物)鉴定是基源鉴定最基础的方法,需要回溯到                           果也量化了传统性状鉴别中描述的“阳春产阳春砂果实
                                                                                                     [18]
        药材的产地,观察形态、核对文献、核对标本,必要时需                           较紧实,其他产地阳春砂果实较松泡”这一结论 ,使鉴
        要由专科专属分类学家进行鉴定;性状鉴定仍是目前基                            定标准更具体直观。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S9
                               图1   不同产地阳春砂及其混伪品全果实的微性状特征图(×25)
        Fig 1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maps of overall fruit of A. villosum from different habitats and its adulterants(×
               25)


        ·592 ·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5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5期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