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3 - 2020年21期
P. 133
扁桃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Δ
李 倩 ,权博文,常 虹,周红兵,白万富 ,石松利(包头医学院药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40)
#a
*
#b
中图分类号 R932;R96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0)21-2683-06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0.21.21
摘 要 目的:为综合利用与深入研究扁桃属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查阅历代古籍的基础上,以“扁桃属”“蒙古扁桃”
“长梗扁桃”“西康扁桃”“榆叶梅”“扁桃”“矮扁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等数据
库中组合检索1985年1月-2020年6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扁桃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他用途进行综述。结果与结
论:蔷薇科扁桃属植物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少数民族常用药;在我国主要有蒙古扁桃Amygdalus mongolica(Maxim.)
Ricker、长梗扁桃 A. pedunculata Pall、西康扁桃 A. tangutica(Batal.)Korsh、榆叶梅 A. triloba(Lindl.)Ricker、扁桃 A. communis L.、
矮扁桃A. nana L.等6种;其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氰苷类、不饱和脂肪酸类等,可通过增强器官组织抗氧化酶的活力、降低炎症
及纤维化相关指标水平、干预纤维化相关关键生物标志物的生成,参与精氨酸/脯氨酸、烟酸/烟酰胺、戊糖/葡萄糖等代谢通路来发
挥降血脂、抗氧化、抗纤维化等多种药理活性;同时,其在绿色农药、植物活性炭、冷饮食品等农业、工业、食品行业还具有其他利用
价值。目前,关于扁桃属植物槲皮素、山柰酚、苦杏仁等以及其他有待发现的单体化合物的挖掘,发挥的药效是基于单体化学成分
还是多种化学成分联合作用及药理作用机制的探索,关于该属植物降血脂、抗器官纤维化、抗炎、增强免疫等临床研究尚待进一步
研究。
关键词 扁桃属;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
扁桃属(狭义称之为“扁桃亚属”)植物隶属于蔷薇
科李亚科,世界上有52~53个种,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
的多个国家,我国现有包括野生和栽培种扁桃共6种,分
别为蒙古扁桃Amygdalus mongolica(Maxim.)Ricker、长梗
扁桃 A. pedunculata Pall、西康扁桃 A. tangutica(Batal.)
Korsh、榆叶梅 A. triloba(Lindl.)Ricker、扁桃 A. commu-
nis L.、矮扁桃 A. nana L.,主产于内蒙古、甘肃、宁夏、新
[2]
疆塔城、东北三省等地 ,结合《中国植物志》对上述6种
[3]
扁桃属植物进行系统归属 ,如图1所示。
扁桃,出自古波斯国,唐代时传入中国,唐代段成式
在《酉阳杂俎》中记载“西域诸国并珍之 ”,后通过丝绸
[4]
之路在我国新疆及陕甘宁地区栽培,便有了“扁桃出回 图1 我国6种扁桃属植物的系统归属
回旧地,今关西诸土亦有 ”。郁李仁作为长梗扁桃的干 种仁入药 ,其性平、味苦,主治咽喉干燥、干咳及支气管
[5]
[7]
燥成熟种子,首次作为中药记载于《神农本草经》:“郁李 炎、阴虚便秘,具有润肠通便、利尿的功效 。《维吾尔药
[8]
仁,味酸、平。主大腹水肿,面目四肢浮肿,利小便水 志》记载,扁桃具有健脑、润肠等作用,对高血压、肺病、
道”;之后,《本草经疏》《本草新编》《滇南本草》等著作均 肠胃病等有显著疗效 。如今,蒙古扁桃、矮扁桃等已被
[9]
对扁桃的利水消肿、润燥通便、止咳平喘等功效有所记 《中国植物红皮书》收录为珍稀濒危植物,并被确定为国
载 。蒙古扁桃作为一味传统中药材,可代“郁李仁”以 家二级保护植物 。
[6]
[10]
扁桃属植物是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富含黄酮类、氰
Δ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641137,No.
81760782);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19MS08189); 苷类、不饱和脂肪酸类、维生素及矿物质元素等多种化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项目(No.内人社发 学成分,可通过增强器官组织抗氧化酶的活力、减轻炎
〔2017〕67号) 症及纤维化相关指标、干预纤维化相关关键生物标志物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蒙药化学及药理作用。E-mail:cli- 及参与代谢通路、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
qian625@163.com
激酶 B(Akt)/B 细胞淋巴瘤 2-基因(Bcl-2)/Bcl-2 相关 X
#a 通信作者: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蒙药有效成分及基因
蛋白(Bax)通路等发挥降血脂、抗氧化、降血糖、抗纤维
调控。E-mail:bwf007007@sina.com
#b 通信作者: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蒙药化学及药理作用。 化、抗炎、增强免疫等药理作用;此外,在农业、工业、食
E-mail:shisongli122@126.com 品业等也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11-15] 。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21期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21 ·26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