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2020年1月第31卷第2期
P. 84
呈剂量依赖性。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10、20 mmol/L
二甲双胍组细胞中E-cadherin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
E-cadherin
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 20 mmol/L 二甲双胍组 E-cad-
herin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10 mmol/L二甲双胍组;
Vimentin
10 mmol/L 二 甲 双 胍 组 细 胞 Vimentin mRNA 以 及 20
mmol/L二甲双胍组细胞Vimentin蛋白及其mRNA表达
RGC-32 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20 mmol/L二甲双胍组Vi-
mentin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10 mmol/L
二甲双胍组。这提示,二甲双胍可能通过抑制 EMT 来
GAPDH
扼制胰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且这种作用具有剂量依
赖性,但具体机制尚有待后续研究予以完善。此外,由
对照组 10 mmol/L二 20 mmol/L二
甲双胍组 甲双胍组
于 BxPC-3 细胞为 Smad4 基因天然缺失型胰腺癌细胞
图 3 二甲双胍对 BxPC-3 细胞 E-cadherin、Vimentin、
RGC-32蛋白表达影响的电泳图 株,结合上述结果可知,二甲双胍对胰腺癌细胞EMT的
Fig 3 Electrophorograms of the effects of metformin 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 Smad 非依赖性通路完成的,提示
on protein expression of E-cadherin,Vimentin 该非依赖性通路可能对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更为重要,
and RGC-32 in BxPC-3 cells 值得进一步研究。
RGC-32 作为诱导补体激活的反应因子,在包括胰
表 4 二甲双胍对 BxPC-3 细胞 E-cadherin、Vimentin、
腺在内的多种正常组织中均有表达,具有调控细胞周
RGC-32蛋白表达的影响(x±±s,n=3)
期、促进细胞分化、调节免疫等生物学功能 。本课题
[21]
Tab 4 Effects of metformin on protein expression of
组在前期研究中首次对RGC-32在胰腺癌进展中的作用
E-cadherin, Vimentin and RGC-32 in BxPC-3
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显示,RGC-32 是胰腺癌的促癌
cells(x±±s,n=3)
因子,在胰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可通过介导胰腺癌
组别 E-cadherin Vimentin RGC-32 的EMT过程而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同时,这一
对照组 0.46±0.08 0.97±0.10 0.85±0.12
10 mmol/L二甲双胍组 0.90±0.11 * 0.83±0.15 0.58±0.09 * 作用并不依赖于 Smad4 基因,相反可通过 Smad 非依赖
20 mmol/L二甲双胍组 0.83±0.16 * 0.42±0.06 *Δ 0.61±0.10 * 性通路实现 [22-25] ,但RGC-32在二甲双胍治疗胰腺癌中的
Δ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10 mmol/L二甲双胍组比较,P< 作用如何尚未见相关报道。有研究表明,RGC-32 与脂
0.05 质代谢和胰岛素抵抗有关,该因子可介导高脂饮食诱导
*
Note:vs. control group, P<0.05;vs. 10 mmol/L metformin [26]
的肥胖,并在胰岛素抵抗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
Δ
group,P<0.05
RGC-32 可通过促进脂肪从头合成,从而诱导脂肪肝的
V 等 在 Panc1、Panc28、L3.6pL 等胰腺癌细胞株中的研 形成 。考虑到二甲双胍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调控
[16]
[27]
究结果类似,但后者并未采用Smad4基因天然缺失型的 脂质代谢来发挥降糖作用,故本课题组推测 RGC-32 很
BxPC-3细胞,本研究可作为上述研究的补充。 可能是二甲双胍的下游作用靶点之一。本研究结果显
有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可能是通过激活腺苷酸活化 示,10、20 mmol/L 二甲双胍组细胞中 RGC-32 蛋白及其
蛋白激酶(AMPK)来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磷 mRNA 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 20 mmol/L
脂酰肌醇 3-激酶/蛋白激酶 B(mTOR/PI3K/Akt)信号通 二甲双胍组 RGC-32 mRNA 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 10
路,进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和自噬 [17-18] 。 mmol/L二甲双胍组。这提示,二甲双胍可下调RGC-32
[19]
Incio J 等 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可通过改善胰腺癌患者 的表达,该因子可能是二甲双胍发挥抑癌作用的靶点之
促炎微环境来延缓其疾病进展,而这一过程可能与EMT 一,但具体作用及相关信号通路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受到抑制有关。EMT 是指在某些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出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可通过 Smad 非依赖性通路抑
现的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细胞 制BxPC-3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其凋亡,这可能与胰腺
极性丧失、黏性下降或消失、运动和侵袭能力增强;同 癌细胞 EMT 过程以及 RGC-32 表达受到抑制有关。但
时,细胞表型也发生了改变,E-cadherin等上皮表型标记 本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例如未设置阳性对照组与抗肿
分子表达逐渐减少,而Vimentin等间皮表型标记分子表 瘤药物进行比较等,故仍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完善。
[20]
达则逐渐升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10、20 mmol/L二甲 参考文献
双胍组细胞迁移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且 20 mmol/L [ 1 ] SIEGEL RL,MILLER KD,JEMAL A. Cancer statistics:
二甲双胍组显著少于 10 mmol/L 二甲双胍组。这提示, 2018[J]. CA Cancer J Clin,2018,68(1):7-30.
二甲双胍可抑制胰腺癌 BxPC-3 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且 [ 2 ] AGGARWAL G,KAMADA P,CHARI ST. Prevalence of
·206 ·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2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