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1 - 2019年2月第30卷第4期
P. 151

白桦脂酸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Δ


        孙 兴    1,2* ,任 娟 ,詹 燕 ,谭 镭 ,阮 佳 ,徐超群 (1.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成都 610075;2.四川省
                                                            2 #
                         1,2
                                   2
                                           2
                                                   2
        中医药科学院,成都 610041)
        中图分类号 R915;R91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19)04-0570-07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19.04.28

        摘   要   目的:了解白桦脂酸(BA)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药理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以“白桦脂酸”“衍生物”“提取”“合成”“药理作用”“Betulinic acid”“Derivatives”“Extraction”“Synthesis”“Pharmacological ac-
        tivitie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发表于2000年-2018年6月的相关文
        献,对 BA 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文献 2 414 篇,其中有效文献 62
        篇。BA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植物提取法、化学合成法和生物转化法。其中以化学合成法为主,其产率和产品纯度均
        较高;植物提取法主要适用于前期研究;生物转化法则具有绿色、选择性高的优点但产率较低,仍需进一步优化。BA及其衍生物
        具有显著的抗肿瘤和抗病毒作用,对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乳腺癌、黑色素瘤等多种肿瘤细胞以及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多种
        病毒均有明显的抑制/杀伤作用;其还具有抗炎、抗糖尿病、抗高血脂等药理作用。通过对BA化学结构中的C-3、C-28、C-20位进
        行结构修饰或以白桦脂醇和BA为原料直接进行生物转化可获得不同类型、药理活性更强的衍生物。在后续研究中,应进一步明
        确BA及其衍生物的构效关系,并侧重于开发具有良好药动学特性的高活性BA衍生物。
        关键词     白桦脂酸;衍生物;提取;合成;制备方法;药理作用;作用机制


            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BA)是一种天然的五环三                肿瘤作用,对肺癌、卵巢癌、宫颈癌、乳腺癌、黑色素瘤等
        萜类化合物(化学结构式见图 1),其广泛存在于白桦树                          多种肿瘤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与传统化疗药物
                                                                                          [1]
        (Betula pubescens)及多种植物中;除了从植物中提取                   对正常细胞有典型杀伤作用不同,BA 具有选择性人肿
        外,还可以白桦脂醇为原料合成 BA;BA 具有显著的抗                         瘤细胞毒性,这一特点使其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抗肿瘤



        

        [35]  张亚卫,赵晶,何洪静,等.评价遍地金提取物抗抑郁活性                    [41]  任忠文,赵晶,张玉清,等.遍地金提取物治疗抑郁症的临
             的实验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1):110-112.                床疗效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07,17(3):272-273.
        [36]  石金城,孙兴华,刘媛,等.遍地金不同提取物的抗抑郁作                    [42]  BALAPERIASAMY B,PARVEEZ AHAMED A,
             用[J].华西药学杂志,2012,27(2):128-131.                     THAJUDDIN N,et al. Evaluation of Hypericum wightia-
        [37]  赵晶,何洪静,高玮,等.遍地金提取物对大鼠脑纹状体突                         num Wall. ex Wight and arn extracts for antibacterial ac-
                  3
             触体[ H]-多巴胺重摄取抑制试验[J].药学实践杂志,                        tivity against human pathogens[J]. Int J Current Res,
             2002,20(6):338-340.                                 2014,6(9):8669-8672.
        [38]  赵晶,何洪静,高玮,等.遍地金提取物对大鼠脑突触体                     [43]  BALAPERIASAMY B,THAJUDDIN N,PANNEER
             [ H]-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                       SELVAM A. Cytotoxic activity and apoptosis induction of
              3
             志,2003,23(7):400-402.                               Hypericum wightianum Wall. ex Wight & Arn[J]. Int J
                                                  3
        [39]  赵晶,何洪静,高玮,等.遍地金对大鼠脑突触体[ H]-5羟                      Pharm Sci Rev Res,2016,38(2):232-237.
             色胺重摄取抑制试验[J].中华国际医药杂志,2003,2                   [44]  RAVISANKAR N,JERRINE J,RADHAKRISHANA M,
             (1):11-12.                                          et al. In vitro cytotoxicity of methanol extracts of Hyperi-
        [40]  赵晶,何洪静,高玮,等.遍地金提取物对大鼠脑突触体单                         cum wightianum and Hypericum hookerianuim against
             胺氧化酶抑制作用评价[J].西南国防医药,2003,13(5):                    3T3L1 cell lines[J]. Bangladesh J Pharmacol,2016,11
             469-471.                                           (2):328-329.
                                                            [45]  BALAPERIASAMY B,SENTHIL KUMAR R,THAJUD-
            Δ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No.2018ZX09731-013);四
                                                                 DIN N,et al. Preliminary estimation of antioxidant activi-
        川省重大科技专项课题(No.2017SZDZX0005);四川省中医药科学技
        术研究专项项目(No.2016C004)                                     ties of Hypericum wightianum Wall. ex Wight & Arn us-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新制剂、新工艺和新技术。电话:                        ing various in vitro assay models[J]. J Pharm Res,2014,8
        028-85213973。E-mail:924934174@qq.com                    (4):520-525.
            # 通信作者: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中药新药与                               (收稿日期:2018-05-08  修回日期:2018-11-29)
        新型给药系统。电话:028-85213973。E-mail:chaoqun_xu@sina.com                                        (编辑:余庆华)


        ·570  ·  China Pharmacy 2019 Vol. 30 No. 4                                   中国药房    2019年第30卷第4期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