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6 - 《中国药房》2025年9期
P. 136
马 CA1 区域炎症因子的积累,抑制神经元凋亡;超微结
构电生理实验结果显示,姜黄素还能增强突触功能,降
低miR-146a-5p水平,提高p-ERK水平,这可能是其抗抑
[35]
郁作用的关键机制 。
核 转 录 因 子 红 系 2 相 关 因 子 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作为一种转录因子,对
氧化应激高度敏感,可通过与细胞核中的抗氧化响应元
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结合来保护细胞,
从而促进相关抗氧化基因的转录;Nrf2与ARE组成的信
号通路共同参与了细胞内抗氧化和抗炎反应,能够维持 Nox2: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reduced nico‐
[36]
细胞稳态,减轻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损伤 。研究表 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oxidase 2)。
明,姜黄素可调节Nrf2/ARE信号通路,通过影响氧化应 图3 姜黄素抗抑郁的氧化应激机制
激来减缓抑郁症反应——经姜黄素干预后的大鼠Kelch 微生物群,其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可产生2种不同的
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 1(Kelch-like epichlorohydrin- 现象:一是姜黄素直接调控肠道菌群;二是姜黄素通过
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的水平明显降低,Nrf2、血红 肠道菌群进行生物转化,产生活性代谢产物。该研究通
素加氧酶 1(heme oxygenase-1,HO-1)蛋白水平明显升 过测定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代谢参数和微生物环境
高,且高剂量姜黄素与盐酸氟西汀的干预效果相当;另 来确定姜黄素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外,姜黄素干预组大鼠的海马组织结构与细胞状态明显 salt,DSS)诱导的焦虑模型小鼠的改善作用,结果显示,
改善,氧化应激指标 ROS 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姜黄素可通过调节特定的肠道微生物群来增加模型小
MDA)水平明显降低,SOD 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 鼠前额叶皮层中的磷脂酰胆碱,进而减轻DSS诱导的小
[37]
[38]
GSH)水平明显升高 。Liao等 发现,姜黄素能有效降 鼠焦虑样行为 。经姜黄素干预的抑郁大鼠还会出现
[43]
低氧化应激标志物血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 明显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聚类,其拟杆菌门及热球菌的相
[44]
[45]
化 酶 2、4- 羟 基 壬 烯 醛(4-hydroxynonenal,4-HNE)和 对丰度均显著升高 。李云等 在探究姜黄素对间歇性
MDA的蛋白表达水平,提高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 睡眠剥夺抑郁大鼠特定肠道菌的影响实验中发现,干预
活性,抑制CUMS诱导的Nrf2/ARE信号通路激活,增加 组大鼠肠道菌群的总量显著增加,其中产气荚膜梭菌的
醌氧化还原酶 1 和 HO-1 的 mRNA 表达,从而进一步提 相对丰度显著降低,而肠道有益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
高 p-CREB/CREB 和突触相关蛋白(BDNF、突触后致密 等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该动物实验还表明,缺少肠道
区 95、突触素)的比例,进而缓解抑郁样状态。Moradi 微生物会引起 HPA 亢进,而补充双歧杆菌能纠正 HPA,
[39]
Vastegani 等 发现,姜黄素能调高脑组织中 GPX、SOD 从而进一步发挥姜黄素的抗抑郁作用。
活性,降低MDA浓度,从而改善抑郁症状。Moradi等 [40] 3 结语
在探究姜黄素通过调节促炎细胞因子和氧化应激来改 抑郁症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精神类疾病,其发病率
善弓形虫慢性感染诱导的情感障碍实验中发现,姜黄素 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姜黄素作为传统中药提取物,多项
可通过调节海马中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SOD、GSH、 研究表明其具有抗抑郁作用。其主要通过调节神经递
MDA等)水平从而减轻抑郁症状。 质、调节 HPA、调节 BDNF、抑制神经炎症、抑制氧化应
姜黄素抗抑郁的氧化应激机制见图 3。但是,目前 激以及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途径发挥作用,且上述机制
国内外学者对抑郁症氧化应激相应标志物的研究结果 间存在相互关联和叠加效应。目前,姜黄素作为抗抑郁
并不一致,且姜黄素的相应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尚需 药物的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大部分研究局限于细胞水
要更多的实验数据来支持。 平以及动物模型水平,缺少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未来
2.6 调节肠道菌群 研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多组学技术(如转
研究表明,抑郁症与个体肠道微生物密切相关,肠 录组学、代谢组学)全面解析姜黄素的多途径调控机制,
道微生物可以介导神经(神经递质)、内分泌(激素)、免 结合 RNA 测序技术以及转录组学数据,分析姜黄素如
疫(细胞因子)、代谢等途径,与大脑进行双向调节,而微 何调节相关基因及特定的转录因子表达。(2)姜黄素的
生物群-肠-脑轴失衡可影响行为表型,导致神经精神疾 水溶性低,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低,在目前的研究中,姜黄
[41]
[42]
病 。高丽波等 认为,姜黄素及其代谢物会影响肠道 素体外实验的有效浓度远高于体内,且现有实验中姜黄
· 1150 ·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9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