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中国药房》2021年3期
P. 113

were the main ways for patients to understand the above taboos. CONCLUSIONS:Doctors,pharmacists and patien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terms of“prohibiting”“avoiding”“using caution”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CM,but their cognition and
        executive power were low. Clinical cognition of“prohibiting”“avoiding”“using caution”in the application of TCM is relatively
        vague,and the corresponding clinical practice behavior is lacking. It is yet to establish clinical specialist consensus in the field of
        TCM and publicize it actively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KEYWORDS TCM;Clinical application;Taboos;Cognition;Attention;Execution power



           “禁”“忌”“慎”作为中药禁忌用语,不仅常见于传统                                 表1 问卷的调查项目和调查内容
        中医古籍之中,而且广泛出现在《中国药典》、药品说明                             Tab 1 The item and content of the questionnaires
        书以及中药学教材上。但是,由于中药应用“禁”“忌”                                                   调查内容
                                                           调查项目
       “慎”的含义存在交叉,描述范围界定不够明确,医师、药                                        医师/药师版问卷              患者版问卷
                                                           基本信息  性别、年龄、学历、工作省市、单位级别、专业背景、 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居住地、户口
        师和患者对三者的认知也含糊不清,导致“禁”“忌”“慎”                              工作年限等
        用语在临床的使用较为混乱,增加了临床用药的不确定                           认知状况  中药应用“禁”“忌”“慎”用语的内容与含义,以及在 中药应用“禁”“忌”“慎”用语的内容与
                                                                 评判“禁”“忌”“慎”用语中药物、机体、临床用药等 含义、考虑角度等
                                         [1]
        性与潜在风险,不利于中药的安全应用 。因此,挖掘中                                因素的重要性
        药应用“禁”“忌”“慎”认知问题之关键、规范其临床认                         关注状况  中药应用“禁”“忌”“慎”用语的临床重要性、区分必 对中药应用“禁”“忌”“慎”用语的关注
                                                                 要性和意义                   程度
        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鉴于此,本研究以中
                                                           行为状况  在处方点评、饮食问题等实际工作中对中药“禁” 中药应用“禁”“忌”“慎”用语的了解途
        药应用“禁”“忌”“慎”用语的认知情况为切入点,对医                               “忌”“慎”用语的区分情况与了解途径      径,以及对患者用药行为的影响
        师、药师及患者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临床对“禁”“忌”                          总分除以该维度下题目总数得到最终得分),最终得分
       “慎”用语的内容含义与评判因素的认知现状,分析有关                           的分值越高则代表认知水平越高、关注程度越高或行为
        临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助力“禁”“忌”                          力越强。认知度:从内容、影响因素以及考虑角度和含
       “慎”用语的规范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从而
                                                           义 3 个方面评估调查者对用药“禁”“忌”“慎”的认知水
        保证患者使用中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平。关注度:依照主观上对用药“禁”“忌”“慎”用语的需
        1 资料与方法
                                                           求性与积极性来评估关注程度。行为力:根据用药行为
        1.1  调查对象
                                                           是否符合用药“禁”“忌”“慎”的基本认识,或是否产生用
            选择全国范围内使用过中药的大众患者、开具过中
                                                           药风险来评估行为力。同时,针对目前尚未存在标准或
        药处方的医师和指导过中药应用的药师为调查对象。
                                                           形成共识的用药“禁”“忌”“慎”用语的部分内容,单列争
        1.2  调研设计
                                                           议度来评估争议大小,如“禁”“忌”“慎”的评判因素。而
        1.2.1  调研方式     在2020年1月至8月期间,通过“腾讯
                                                           评判因素的争议度是指对该因素重要程度的争议大
        问卷”平台,采用线上不记名的方式向全国32个省(市、
                                                           小。其中,重要程度以均值(x)和满分率(评估该评判指
        自治区)的近 300 家医疗机构发放医师/药师版问卷 800
                                                           标为满分的人数/评估该指标的总人数×100%)作为衡
        份,向全国范围内使用过中药的大众患者发放患者版问
                                                           量指标,争议大小以变异系数(变异系数>0.25,则认为
        卷800份(由各地医疗机构的医师、药师以及招募的大学
                                                                                         [3]
                                                           争议较大或分歧较大)为衡量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医
        生志愿者协助发放;问卷中设计了“是否使用过中药”的
                                                           师/药师版问卷与患者版问卷的题目有差异,不能直接比
        问题,以保证患者使用过中药)。
                                                           较两个群体的认知度、关注度、行为力等。
        1.2.2  问卷设计     基于“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
        Attitude-Practice,KAP)理论 ,结合文献调研与临床实               1.2.4  问卷筛选标准        以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为原
                                [2]
        际情况,设计形成“医师/药师版问卷”与“患者版问卷”,                        则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筛选,以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具体
        题型涉及单选题、多选题、排序题及打分题,旨在全面了                          筛选标准:①答题选项之间的协调性,如针对重复题目
        解临床对中药应用“禁”“忌”“慎”用语的认知、关注、行                        的回答是否一致等;②答题时间长短的适度性,如单份
        为等情况。问卷的调查项目和调查内容详见表1。                             问卷的填写时长是否远低于所有问卷的平均时长;③答
        1.2.3  降维分析     合并同类题目,形成认知度、关注度                   题者是否为国内的医师、药师、患者等目标人群。
        和行为力等3个维度,以便直观清晰地展示问卷调查结                           1.2.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
        果。每个维度均采取10分制评估(根据单选题与多选题                          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构成比描述,采用皮尔逊系
        回答的正确性,每题给予0~10分的评分,最后以加和的                         数或费皮尔曼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差异性分析采用独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3期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3  ·359 ·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