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202006
P. 88
的研究文献均未明确说明其研究角度。可见,我国现有 童药物经济学研究过程中所遇的难题并提供相关参考
儿童药物经济学研究文献中,其研究角度的模糊使得成 建议,补充儿童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学内容,真正发挥
本数据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导致健康产出指标选取缺 《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作为行业标准的引领、规范
乏相应的依据,降低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客观性。 作用。例如,在健康产出指标的选择中,在儿童健康效
3.2 成本测算不规范 用测量方面,建议《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根据不同
纳入的140篇研究文献在PQAQ成本和资源使用维 年龄段的儿童,给出健康效用值测量的推荐方法;而对
度的平均得分为 0.28 分。例如,本研究纳入的彭慧敏 成本-效果分析方法中的效果指标选取应建立统一标
[11]
[12]
等 、刘芳 、周波林 的研究文献仅计算了药物治疗成 准,通过借助客观性较强的可量化的结局指标,参考相
[13]
本而未对其成本识别选择的原因进行相应说明;李晓义 关机构制定的公认的判定指标,为临床效果指标的选择
[15]
等 、张堃等 、李华等 的研究文献并未全面详细地阐 给予相关建议或说明。
[16]
[14]
述成本数据来源和成本项目细则,而只报告了各个治疗 4.2 相关学者应进一步提高药物经济学研究水平
方案的总成本。上述研究文献成本测算的不规范,不仅 4.2.1 明确研究角度 在儿童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研究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研究的透明度,同时也直接影响了 角度的选择至关重要,一般而言,儿童药物经济学的研
研究结果的准确度,进而难以为临床用药决策提供可 究角度主要包括:全社会角度、医保付费方角度、雇主角
[26]
信、精确的经济学证据。 度、医疗服务提供者角度以及患者角度等 。不同的研
3.3 健康产出指标选择单一 究角度使得药物治疗方案的成本测算范围等存在较大
一般而言,健康产出的测量指标主要包括效果、效 差别,详见表5。因此,为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度和适用
用、效益三大类,而本研究纳入的蔡秋晗等 、郑茜 、刘 性,儿童药物经济学研究人员应根据自身研究目的及研
[18]
[17]
瑞等 的研究则主要依据疗效判定标准,将有效率、治 究报告对象,确定最合适的研究角度。
[19]
愈率作为临床效果产出指标,而较少使用生命质量、生 表5 不同研究角度下的成本测量范围
命质量调整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等综合性健康 Tab 5 Cost measurement range in different research
效用指标,难以体现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患儿整体健康 perspectives
水平的改善情况。 研究角度 成本测量范围
3.4 分析方法应用不规范 全社会 直接医疗成本、直接非医疗成本、间接成本、外部性成本
医保付费方 直接医疗成本中“医保”补偿部分
纳入的 140 篇研究文献在 PQAQ 增量分析、敏感性
患者 直接医疗成本中患者自付部分、直接非医疗成本、间接成本
分析维度的平均得分均为0.31分。例如,本研究纳入的 医疗服务提供者 医院消耗的医疗资源成本(按采购价格计算)
[21]
[20]
陈康娜等 、丁翔宇等 、张继红 的研究文献在效果指 4.2.2 规范成本的识别与测量 在明确研究角度的前
[22]
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时,仍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再 提下,成本的识别与测量应全面可靠,并尽量包含不同
依据增量成本-效果比、成本-效果比等指标以选择优势 药物治疗方案下的各类成本项目。在成本测算过程中,
治疗方案,其分析方法的应用并不合理;此外,何宝区 只有当个别成本项目难以准确计算且所占比例较小时,
[25]
[23]
[24]
等 、杨文玉等 、李峻 的研究文献仅将药物价格作为 才可将其忽略不计。例如,基于全社会、患者等角度,需
敏感性分析参数,无法体现临床治疗效果、检查成本等 对不同药物治疗方案的间接成本进行识别测量。由于
其他不确定性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敏感性分析结论 儿童作为药物经济学研究的特殊人群,正处于生长发育
的可靠性难以保证。 关键阶段,对父母等照护人依赖性较强,在儿童就诊治
4 建议 疗期间需要至少1名照护人,因此在明确儿童药物经济
4.1 建议《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补充儿童药物经 学研究角度为全社会或患者等角度后,在识别测量干预
济学方法学内容 措施成本的过程中则需着重考虑父母或监护人等因照
儿童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特殊人群,正处于快速生 顾患儿所产生的间接成本。
长发育阶段,器官、神经系统功能尚未成熟,对许多药物 4.2.3 合理选择健康产出指标 首先,研究人员在开展
尤为敏感,其用药安全性、合理性极为重要。而儿童药 儿童药物经济学研究时,应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疾病
物经济学评价研究的质量和结论将影响到临床决策的 种类,考虑儿童对药物具有特殊的反应性和敏感性等因
正确与否。但从我国儿童药物经济学研究现状来看,多 素,制定与成人相比更加细致的儿童临床治疗效果评估
数研究由于缺乏对研究设计、数据来源、分析方法的必 指标,同时也可考虑选择生命质量调整年等健康效用指
要阐述,研究质量较低,研究结果难以应用。 标以体现治疗方案对患儿健康状态的整体改善情况。
因此,为提高儿童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应用价值,建 4.2.4 正确运用分析方法 在选择评价分析方法、运用
议《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可收集研究人员开展儿 敏感性分析方法方面,建议研究人员认真参考《中国药
·722 ·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6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