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中国药房》2020年22期
P. 107

属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抗菌能力较强,可通过抑制                                 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脊液检测
        RNA 翻译过程而达到抑制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质合成的                               指标水平的影响[J].抗感染药学,2018,15(1):124-127.
        目的,对耐药性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且                           [ 7 ]  陈永芳,陈裕.短期加用利奈唑胺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
        与其他药物不存在交叉耐药反应,安全性好,可在早期                                脑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9,22
        发挥快速杀菌、控制感染的作用 。有研究发现,LZD                               (2):192-196.
                                    [22]
                                                           [ 8 ]  王鑫,石学萍.加用利奈唑胺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疗
        能正常穿透血脑屏障,维持病灶区域的药物浓度,有效
                                                                效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8,5(65):43、46.
        对抗耐药菌 。近年来已有学者证实,LZD治疗难治性
                  [23]
        耐药 TBM 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葡萄糖含                         [ 9 ]  李卫,江慧贤,黄华英,等.某院住院患者利奈唑胺超说明
        量、蛋白定量和白细胞计数等脑脊液检查指标水平,还                           [10]  书用药分析[J].中国药业,2018,27(23):93-95.
                                                                马玙,朱莉贞,潘毓萱.结核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可通过调控脑脊液中神经生长因子、内皮素及其受体、
                                                                社,2006:254-262.
        白细胞介素水平来显著改善危重TBM患者的格拉斯哥
                                                           [11]  白英姝.利奈唑胺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研究[J].中国
        昏迷评分 。                                                  卫生标准管理,2016,7(5):67-68.
                [24]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脑脊液蛋                         [12]  邱建东,买尔旦·阿不来,王鑫,等.利奈唑胺联合抗结核
        白含量变化幅度、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变化幅度、脑脊液                                药物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36例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
        糖/同步血糖变化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脑                               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1):133-134.
        脊液氯化物含量变化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                           [13]  张苹,张小满,陈莉军,等.认知行为疗法对癌症患者非正
        提示,LZD 联合常规抗结核药物可有效减轻 TBM 患者                            式照顾者生活质量及抑郁情绪的影响的系统评价[J].中
        颅内感染程度,缓解临床症状。LZD的不良反应主要为                               国医药导报,2019,16(7):161-165、181.
        骨髓抑制(包括贫血、白细胞减少)、末梢神经炎和乳酸                          [14]  刘家斌,杨云珠,罗叶婷.利奈唑胺与抗结核药物联用对
        性酸中毒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                                患者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及其对脑脊液CRP、NSE
                  [25]
        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笔者认为,LZD 虽然存                              水平改善的影响[J].抗感染药学,2018,15(11):2021-
        在上述不良反应,但在控制用药时间及使用剂量的情况                                2024.
                                                           [15]  朱烽烽,沈兴华.利奈唑胺治疗危重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
        下,一般不会对患者造成明显的影响,并且经停药及对
                                                                分析及对患者脑脊液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影响研
        症处理后,患者不良反应相关症状会逐步消失,因此
                                                                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5):503-506.
        LZD联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TBM在不良反应方面具                          [16]  SUN F,RUAN Q,WANG J,et al. Linezolid manifests a
        有可控性,即安全性较好。                                            rapid and dramatic therapeutic effect for patients with life-
            综上所述,LZD 联合抗结核药治疗 TBM 的疗效和
                                                                threatening tuberculous meningitis[J]. Antimicrob Agents
        安全性均较好。但由于敏感性分析结果不一致,且存在                                Chemother,2014,58(10):6297-6301.
        发表偏倚,加之本研究存在如下局限性:(1)纳入研究的                         [17]  佟勃杉,赵立,赵龙山,等.利奈唑胺片治疗结核性脑膜炎
        样本量较小,且仅为单中心研究,可能会引起结果偏倚;                               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0,36(1):14-17.
       (2)纳入研究使用药物剂量及治疗时间不尽相同,可能                           [1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对评价结果造成影响;故此结论尚需更多中心、大样本                                (2019)global tuberculosis report 2019[EB/OL]. [2020-10-
        研究进一步证实。                                                11]. https://www.who.int/tb/publications/global_report/en/.
        参考文献                                               [19]  赵方方,贺仁忠.细胞因子在结核性脑膜炎发病中的研究
        [ 1 ]  VERMA R,MAHAPATRO S,KUMAR A,et al. Platelet      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16):2409-2412.
             dysfunction and coagulation assessment in patients of tu-  [20]  李雪莲,李洁,陈红梅,等.结核性脑膜炎并发颅神经损伤
             berculous meningitis[J]. Neurol Sci,2020,41(8):2103-  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9,41(1):24-30.
             2110.                                         [21]  刘珂伟,张立群.耐药性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进展[J].中
        [ 2 ]  王建云,周莹荃,贾忠,等.不同药物预防抗结核药物致肝                       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9,42(5):382-385.
             损害的疗效比较[J].西部中医药,2017,30(6):66-68.            [22]  时翠林,牛广豪,王霞芳,等.耐药结核病治疗药物研究进
        [ 3 ]  BLUME J,KÖSTLER J,WEISSERT R. Benefit of ELISpot  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0,43(1):58-63.
             in early diagnosis of tuberculous meningoencephalitis:  [23]  许怡,张志,田岳,等.河北省五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J]. eNeurologicalSci,  及耐多药菌株对利奈唑胺的敏感性[J].中国感染控制杂
             2015,1(3/4):51-53.                                 志,2018,17(3):191-195.
        [ 4 ]  钟剑峰,沈斌,邱佳,等.利奈唑胺联合左氧氟沙星在结核                  [24]  陈晓红,吴国兰,林剑东,等.利奈唑胺治疗难治性耐药结
             性脑膜炎强化期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中国全科                         核性脑膜炎 1 例及文献复习[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医学,2019,22(2):215-219.                             2018,16(4):29-34.
        [ 5 ]  SANFORD J.热病: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第 48               [25]  周玥,杨明,赵曜,等.利奈唑胺不良反应研究进展[J].中
             版[M].范洪伟,译.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国药房,2010,21(2):179-181.
             2019:140-147.                                              (收稿日期:2020-07-06   修回日期:2020-10-11)
        [ 6 ]  刘子林,何佩娟,章玉坤.利奈唑胺与抗结核药物联用对                                                        (编辑:陈 宏)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22期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22  ·2785 ·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